石生雙眼放射*精光,就見千羽老妖揮手之間,就憑空召出一物。
此物一出,頓時一股灰煙朦朦,旋即淡去,就見一口長有兩尺七分,略顯闊厚,體現灰光的長劍懸在空中,一絲絲尖銳無端的氣息逸散開來,刺得虛空一陣嗤喇炸響。
石生早已喜不自禁地一把抓住了劍柄,就覺十分沉重,勉力握緊,揮動了兩下,終覺十分稱手,禁不住嘻哈大笑,連連叫好。
“此劍名曰‘扶搖’,你當好生使用。”
石生連忙點頭,又急切問道:“請老祖教我,此劍當如何施展?”
“以丹元之中一縷精氣,凝結中元真意,與之勾連融匯,自然知曉。”
石生略有所懂,連忙閉目沉凝,運轉起丹元之中那一股漸已有成的精氣,緩緩運來,遊走環繞,直至上達中元,於當胸一口凝練道胎之際所成的道基真意融於一處。
這丹元一縷精氣,待得練氣士由煉罡之境再進一步,達至那丹元大成,引氣入體之境巔峰之時,自然便化作一股本命真元,這本命真元乃是修道練氣之士一身修為之所在,故又曰本命精元。這本命精元非同小可,從丹元極境,至那引氣入體之上,煉氣化神之境,將這一股本命精元,煉化凝聚為一絲精神本意,悠遊出竅,才算是練氣士元身,與元神兼修的正道,此處暫且不表。
再說那道基真意,即心意心念也。
若尋常俗人,若有大情緒大激越,往往心念堅忍,能作往常所不能作之事,這便是心意心念之功。修道練氣之士,不似那凡俗之中的武人,凝練一口真氣,沉於丹田,便是所謂高手,練氣士凝氣之後,便是修習道書,明悟道理,有凝聚入體的天地元氣之中體悟天地,凝聚道胎於中元。中元者,當胸之地,肺腑之間。待練氣士凝聚道胎之後,便即算是有了修道之根基,這一股根基便是道意,道行,便結在人之心中。是故修道人所謂道行,又曰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