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之前先喝了幾杯茶,文安之順便又考察了鄧名一會兒,難以想像一個年輕人會有廣博的地理知識,但對人情事故、地方上的風俗習慣卻極其無知,這點看上去似乎和一個不出家門百裏的百姓也差不多,鄧名身上的這種矛盾實在令人不可思議,文安之臉上不動聲色,心裏卻越發狐疑:
“剛剛二十歲出頭,對全國的名山大川都有所了解,看來他還不是道聽途說,難道這二十年他一直一刻不停地到處跑不成?可若真是如此,怎麽他又會對地方民風如此無知?難道他遊曆的時候從來不與人說話嗎?”
已經七十七歲的文安之自問平生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離奇難解的疑問,若不是親眼所見他絕不會相信世上有這種人。
很快飯菜就被送上來。晚上文安之一般隻喝一些粥,給鄧名準備的則有米飯和一些雞肉,他示意鄧名不必客氣,可以邊吃邊聊。
鄧名已經很餓了,聞到飯菜氣味的時候更加感到饑腸轆轆,他笑著問道:“菜裏麵有香菇吧?多謝督師款待。”
說完鄧名就揭開送到他麵前的砂鍋蓋子,全然沒有注意到舉起碗正準備喝粥的文安之忽然停住了一動不動,他本來還打算等鄧名揭開蓋子後再觀察他的動作的。砂鍋裏麵香菇燉雞的氣味撲麵而來,正和鄧名剛才猜測的一樣,砂鍋裏有兩塊黑色的香菇,發散著令人垂涎的香氣。
鄧名這句話一入耳,文安之心裏就咯噔一聲:“他果然識得!”
此時香菇隻有福建、浙江的一些地方出產,生長在一種特殊的木頭上,也隻有使用這種樹木才能得到特有的氣味。十七世紀還沒有未來的控製養殖環境的能力,在其它地方養殖的雖然打著香菇的名義、樣子也有些近似,但沒有香氣,隻能騙沒見過正品的人。這點香菇是鄭成功輾轉進貢給天子的奢侈品中的一部分,永曆天子去年派人來奉節嘉獎文安之時送給他十個,都是原產地出產的正品,香氣十分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