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的親衛聞言就大步走到鄧名麵前,高聲問道:“你就是保寧千總李名?”
鄧名客氣地抱拳行禮:“正是卑職,敢問有何吩咐?”
眼下鄧名還不知道對方的打算,不過就算翻臉,也得先讓對方覺得自己沒有威脅才好。
“李千總還有同行的人麽?”吳三桂的親衛又問道。
“還有一些。”鄧名的衛士有幾個也過來和清軍軍官見禮,經過長時間的合作,現在鄧名一夥兒都已經很默契,隨時都可以同時暴起傷人。
不過鄧名覺得最好不在驛站這裏動手,因為內外都是清兵,而且驛站緊靠大道,經常有大隊清兵在門前經過,如果在這裏鬧事就算能夠取勝也會損失不小,消息還會迅速地傳播開來,帶著傷員如何在這種交通便利、敵軍雲集的地方擺脫追擊?
“隨我去一趟昆明,大帥要見你。”吳三桂的親衛趾高氣揚地說道。
驛站裏的人頓時一片嘩然,鄧名這一驚也非同小可。按說雲南能夠稱帥的清將應該不少,但吳三桂自稱大帥,那其他的自然都降格隻能自稱將軍。麵前這個清軍軍官既然用了這個稱呼,那理論上就是吳三桂要見自己。這讓鄧名也有些奇怪,執掌十幾、二十萬大軍的吳三桂,對東川這麽偏遠的戰場也要過問麽?還專門派人在雲南北部等著,一見到有人從東川回來就急如星火地召見問話。鄧名在心裏暗說:吳三桂你歲數也不小了,這麽事必躬親也不怕累死?
“大帥……”
吐出的這兩個字的時候,鄧名的語氣中帶有一絲詢問之意,他觀察著清軍軍官的反應。
對方臉上果然滿是驕橫之色,下巴向上揚了一下,給鄧名下令道:“趕快收拾一下,這就走吧。”他話中的潛台詞顯然是:在雲南這個地方,除了平西王還會有哪個大帥?
鄧名沒有反抗這個命令。現在驛站裏麵的人都圍攏過來,注意力集中在吳三桂的使者和自己的身上。剛才如果找機會和對方發生口角,讓人誤認為是口角引起了爭端,結果衝突起來行凶殺人,那樣的話清軍追捕或許不會很急;但現在連這個機會都沒有了,既然涉及到平西王,如果他的使者被殺,周圍的清軍聞訊肯定會一窩蜂湧出來追擊凶手,明軍隻要有一個人受傷就沒法安全逃脫。此外,從東川到這裏一路奔波,雖然路上搶了不少匹馬,但大都因為得不到良好的照顧而死去了,進入驛站的時候他們每人隻剩下一匹坐騎,狀態也不是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