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伐清

第二十五節 印象

“善待士卒而驕於士大夫。”周培公對胡全才回答道。這本是陳壽在《三國誌》中對於關羽的評價,他覺得用在鄧名身上也挺合適的。

“善待不善待士卒不知道,但驕於士大夫是肯定的了,他這是有意的羞辱湖廣士林啊。”鄧名給每個幕僚也發一兩銀子的事情,剛才胡全才已經從眾人口中聽說了。雖然還沒想通鄧名為什麽要這麽做,不過挑撥本地縉紳和鄧名關係的機會他絕不輕易放過。

“他倒不是有意羞辱。”沒想到周培公居然沒有附和胡全才的說法,而是反駁道:“看上去鄧名根本不知道他這麽做是使士人蒙羞,所以也就稱不上有意羞辱。”

“哦?”胡全才對周培公的回答感到十分意外。他身為清廷的封疆大吏,已經不太習慣受到別人這樣直截了當的駁斥了;鄧名是敵人,就算他真的不是有意羞辱湖廣士林,周培公也應該站在湖廣總督的立場上,說一些討伐他、攻擊他的話才對。

“若是有意羞辱,那他在給我們銀子以後,就該幸災樂禍地看著我們發火,或者欣賞、嘲笑我們臉上的羞愧之色……”周培公沒有覺察總督大人的不快,仍然絮絮叨叨地往下說。

剛拿到那一兩銀子的時候,周培公也和其他人一樣,認定這是鄧名在羞辱他們這些讀書人,不過他沒有立刻表現出來,而其他的人更沉不住氣。周培公看到那個老年的幕僚暴跳如雷的時候,鄧名表現得不知所措,等那個人大喊大叫地把銀子扔在地下後,鄧名更是露出了震驚之色,顯然並沒有預料到他行為的後果,所以不像是誠心做的,更和有意羞辱扯不上關係。

在周培公看來,鄧名的行為隻能說明他無知無識,不懂得如何與讀書人相處;或者說鄧名驕傲自大,他是用一種俯視的眼光來看待縉紳和普通士兵——在九天之上看地麵,當然大象和田鼠看起來都一樣,都和螻蟻差不多了——因此鄧名對不同的人給予了同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