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周培公後,李來亨終於有機會向鄧名提問了:“提督真打算向張長庚要六百萬兩銀子?”
“當然不是,我這純屬漫天要價。”鄧名笑道,然後問了一句:“如果我們答應了五十萬兩的條件,張長庚能夠老老實實地給我們嗎?”
李來亨剛才聽到有這麽一大筆贖城費後,雖然很興奮,但也十分擔憂如何才能拿到手。
“如果我們答應了五十萬兩的條件,張長庚肯定要我們先退兵,然後再給。等退兵以後他會說我們沒有退幹淨所以還是不給,等我們徹底退幹淨了他也就不用給了,最後一兩銀子也沒拿到手,還耽誤了我們征收糧草。”鄧名分析道。對官員的信用,他從來不曾有過絲毫的信心:“如果我們答應得太痛快,對方就會看出我們實際沒有攻城的能力,至少短期內沒有,他們談判的底氣就會更足,就會步步緊逼,不斷提出新的條件。”
“所以讓他們先付定金。”李來亨恍然大悟:“我們不能立刻停戰,而是打下去直到對方答應了我們的要求。”
“雖然我們不會堅持打下去,直到對方滿足我們的條件,但要讓對方以為我們會這樣做,才有可能拿到銀子……”鄧名並不對自己人故弄玄虛,他很認真地給李來亨解釋:“……好比給驢子眼前吊著一根胡蘿卜,驢子不停地跑,可是總也吃不到。如果我們先停火,等著他們送銀子,那我們就成了那頭驢;如果他們先送訂金來,等我們退兵,那麽張長庚就是那頭驢。”
“末將這就打造攻城兵器去!”李來亨騰地站起身來,打算加強對武昌的威懾。
“不要著急,”鄧名連忙攔住李來亨:“明天再打造也不晚。要是明天他們不把銀子送過來,我們還可以多嚇唬他們兩天,讓他們以為我們馬上就要攻城了。”
“要是兩天以後他們還沒送銀子來呢?”李來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