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伐清

第四十六節 計劃

下次周培公再去明軍軍營交涉時,並沒有見到鄧名,據明軍接待軍官解釋,鄧提督已經返回鍾祥,督促劉體純等人執行剿匪工作去了。

……

鎮江之戰後風向一直對明軍不利,或是風力不夠強,所以鄭成功花了十幾天的時間才從鎮江抵達南京。

浙江明軍使用的船隻相比閩軍要小不少,但張煌言所部同樣因為風向的問題,需要用纖夫拖拽船隻逆流而上,浙軍因此也沒有直奔江西南昌,而是先在南京上遊招降周圍府縣,一邊加強實力,一邊等待更好的風勢。

明軍先鋒才抵達南京城下,巡撫蔣國柱、提督管效忠等人就夥同其他南京官吏,向鄭成功請求投降,不過要求寬限時日。

“他們要求三十天以後再投降,隻要能堅守三十天,虜廷就不會株連他們的家人。”鄭成功把南京方麵的條件複述給手下眾將聽,以鍛煉他們的判斷力。餘新和甘輝這二人是鄭成功的左膀右臂,鄭成功要二人談談他們的想法。

“從未聽說過此事,”餘新馬上答道:“我軍與韃虜交戰十年,若是真有這條規矩怎麽會沒有聽說過?”

“若是真的打算投降保命,他們還在乎家人的死活?”甘輝也認為此事必定為假,不用說滿清,就是明軍這邊對叛徒的家屬也絕不會手下留情,不管是不是曾經力戰過,投降敵軍是不可寬恕的罪行:“若是擔心家人,把家人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重,那他們就不會投降!”

不少人都有類似的看法,鄭成功微笑著點點頭,然後下令把清軍使者傳進來,當著眾將的麵,鄭成功表示他同意南京的請求了,寬限給南京守軍三十天的時間。

送走了千恩萬謝的滿清使者後,鄭成功在營帳內留下了一批心腹軍官,對大惑不解的部下們解釋道:“類似的理由本藩好像在三國演義裏看過,東吳伐魏時,一個魏國守將拚命抵抗了九十天後,自知城破在即,就向吳將請求寬限時日,聲稱按照魏國的律法,抵抗超過百日就不會株連家人。吳將信以為真,魏兵就趁著這十天休戰的機會,修繕城牆,補上了缺口,讓士卒得以休息,十日過後繼續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