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跟著那個儒雅島國少年進了護國寺,裏麵牌樓建築很多,典型的島國風格,一抬頭就是很高的牌樓,一層一層的很是巍峨壯觀。李治看著這些建築多少覺得有點眼熟,怎麽也像中國風格啊,其實李治並不知道島國在中國盛唐時期非常的仰慕中國文化,通過中日兩國的不斷交往,島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產技術以至生活風尚等方麵都受到中國的深刻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是646年島國的“大化改新”。
這次改革,在中國長期留學的高向玄理和僧曼起了很大作用。他們仿照隋唐的官製,改革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官製;參照隋唐律令,製定了《大寶律令》。公元709年,島國遷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設規模完全模仿長安,甚至街道的排列方法也幾乎一樣,也有“朱雀街”“東市”“西市”等名稱。8世紀後期,島國又遷都平安京(今京都),仍仿長安建都城。
8世紀以前,島國使用漢字作為表達記述的工具。留學生吉備真備和學問僧空海和尚,在島國人民利用中國漢字的標音表意基礎上,創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動了島國文化的發展。同時,日文的詞匯和文法也受到漢語的影響。島國人的生活習尚、節日風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響。通過中日兩國頻繁的交往,在島國相繼出現了受唐文化影響的白鳳文化、天平(奈良)文化和平安前期(弘仁·貞觀)文化。另外,現在島國的和服才最接近“唐裝”。
可以說現在島國人才是真正的中國人,而我們已經喪失了中華文明的精髓,無論禮儀宗教道德思想全盤崩潰了,隻有少數的領域還殘存著老祖宗的影子。永遠不要嘲笑他人,因為它會讓我們看不清自己,不知哪一天我們將不認得自己,我們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卻常常指責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