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提出這麽個請求,其實也是讓諸葛亮很矛盾,一來自己確實在很多方麵還要仰仗自己的妻子,隻是也狠不下心將老丈人一個人孤苦伶仃的丟在襄陽,便為難的看了看黃承彥。黃月英也是同樣的表情看著黃承彥。
黃承彥爽朗一笑:“去吧,不用擔心老夫,老夫閑來便去找龐德公、水鏡先生。二公子雖然有雄才大略,但資曆尚淺,你們二位年紀稍大一點,遇事要謹慎三思、鞠躬盡瘁,老夫便是無憾了。”
"琮兒謝過姨夫,琮兒一定讓表姐和姐夫得空便回襄陽看望您,姨夫若是掛念表姐,也可搬來江陵同住。”
“多謝有心了,此事以後再說吧!”
見黃承彥允諾,諸葛亮也是如釋重負,朝著黃月英微微一笑,這事算是定下來了。
離開江陵的時候是四個人,回來的時候出了兩個女人,還多了一文一武兩位名將,倒讓劉琮漸漸找到了一種在這戰亂時代做諸侯的感覺。
吳巨治下的南郡不說是百廢待興,也據對談不上勵精圖治。如果僅僅是安逸於做好一郡太守,劉琮文有諸葛亮、劉巴、李嚴、張博等人,武有文聘、甘寧、魏延,應該會比較輕鬆,
但劉琮的目標不僅僅局限於固守一郡,也絕非固守荊州,和諸葛亮一樣他的誌向是華夏一統。
說得直白點要從一個直轄市什長成功的轉型成為一個割據一方的軍閥甚至一統華夏君臨天下的王者,人力、物力都不可或缺。劉琮當初在隆中隊諸葛亮說時不我待絕不是危言聳聽。劉琮二月初出征秭歸,然後攻吳巨。回襄陽請諸葛,再次回到江陵城時已經是三月底,建安十年三月,再有三年曹操就要南征,甚至會更早。留給劉琮和諸葛亮等人的時間確實有限。
因此回到江陵之後劉琮便陸續給諸位分派任務,諸葛亮理所當然的成為南郡郡丞,負責處理政務。文聘為長史統領南郡兵馬,甘寧、魏延為長史司馬各領一部。魏延負責步兵營,甘寧負責建水師營。劉巴為典農令,負責全郡屯田。張博則為任命為一個並不存在長江對麵的公安縣縣令,一年之內必須初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