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琬等人滿臉崇拜的說道:“公子果然深藏不露啊!”在蔣琬看來,劉琮昨日那首靜夜思已經是上等佳作,隻是沒想到今日在他人的逼迫之下居然還能做出如此好詩來。
蔡琳也是讀過些書,雖然他和劉表一樣,無法完全體會劉琮的詩中意境,但劉琮這首詩的氣勢、韻味都超越了其他人。隻是最後那句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讓蔡琳有點醋意,她不知道劉琮想要表達對誰的思念,但卻是很令人羨慕。
劉琮念出這首詩之後,當然也想到過眾人的表情,所以此刻他很淡定,開玩笑,蘇東坡都忽悠不到你們,那可真是活見鬼了!
經過短暫的商議之後,三名評委一致決定要定劉琮為這次中秋賽詩大會的魁首。司馬徽便上前征詢劉表的意見。
劉表當然沒什麽意見,詩文大會本來就是玩的成分大一點,劉琮能力壓群芳他自然高興。不過一旁的劉琮聽到之後連忙阻止:“琮隻不過是拋磚引玉,事先琮就不打算參賽,如今還是讓其他人發揮吧,我就不參評了。”
雖然劉琮不參評,但劉琮這首詩,注定是今日中秋賞月的焦點,乃至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隻怕是無人能及了。但劉琮一再說自己是純熟表演,其他人才是參賽的,要求比賽繼續。
劉琮堅持不參評,眾人隻得作罷,在劉琮的刺激之下,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也是挖空心思紛紛再賦詩一首。
最終諸葛亮憑借超常發揮奪魁,龐統、徐庶次之。其實在劉琮看來,蔣琬的文采不亞於諸葛亮,不過相對三位評委來說,蔣琬是陌生的粉嫩新人,自然比不上諸葛、龐統等人受歡迎。
但不管誰奪魁,這一晚,大家隻記住了二公子劉琮的這首明月幾時有。沒出幾天便有人將其改編成曲配合樂器唱遍全城,這是後話。
詩文大賽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劉備等人料想不到,他實在想不明白,半年前還渾渾耗耗的二公子,今日之後可就是徹徹底底的文武雙全、享譽荊州了。自己這也算是弄巧成拙,幫著劉琮出名啊。不過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就像昨天比武大會,自信滿滿的讓關平第一個出場一樣,他的決定是錯誤的,不但幫助劉琮贏得空前的人氣,自己還有小人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