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保護的正是從江夏郡治所沙羨城剛撤下來的劉表的大公子劉琦。這位公子是三天前還信心百倍的率領一萬五千水軍迎擊孫權,此刻卻躺在行軍擔架上動彈不得。原來他在戰鬥中受了傷,退回沙羨之後,沙羨城隨即被孫權領兵包圍。
江夏太守黃祖唯恐劉琦出事,又怕襄陽、南郡援軍不能及時趕到。便令剩餘將士棄城而出,分出這五百精兵護送劉琦,自己率餘部與江東先鋒呂蒙的人馬糾纏。黃祖的算盤是,先將劉琦送回襄陽,如果自己和部下還能脫逃就回到安陸再組織抵抗。
這些兵士也許實在是累了,大家準備原地稍事休息。幾個為首的小心翼翼的圍在劉琦跟前,其餘的人則在百步之外警戒。
說來也是奇怪,這一年剛剛過完年,江東霸主孫權采便發兵進攻駐守夏口的劉表大將、江夏太守黃祖。黃祖見孫權來攻,便用蒙衝戰船橫於沔口,下用棕櫚大繩係以巨石將船固定於水麵,上以弓弩手千名交叉發射,封鎖水路。
孫權軍至沔口,受阻不能前進。於是孫權將領董襲等人率敢死隊百人,披重甲,乘大型戰船,衝入敵陣,董襲親自用刀斬斷二支敵人固定戰船的大繩,蒙衝戰船流動,道路讓開,孫權大軍隨之而進。黃祖又命劉琦率水軍迎戰,孫權部將呂蒙身先士卒,大敗劉琦,黃祖之子黃射為掩護劉琦逃走而被孫權擒獲,孫權軍水陸並進,遂攻占夏口。
隨後孫權率兵直指沙羨,黃祖向劉表、劉琮求援,誰曾想,孫權為複仇而來,手下將士十分勇猛,尤其是先鋒呂蒙。就連最近的劉琮都沒趕到沙羨,這沙羨城池卻是支撐不住了。
本來沙羨城經過黃祖的多年經營至少能夠撐到劉琮的援軍來救,
黃祖心裏雖有不悅,但當時情況已經十分危急,隻要能投入戰鬥的,不管老弱病殘都全部上城牆。結果,沙羨縣城沒被攻破,大公子卻再次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