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知道作為荊州實質上的三號人物,劉琮雖然能說服父親調黃祖回襄陽,但如果就此黃祖與劉表之間有什麽罅隙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先做起了黃祖的思想工作。既然自己已經改變了曆史軌跡,不如在曹操南征之前將黃祖保護起來。
“多謝賢侄信任,祖必定隨時奉命、接受調遣。
“侄兒還有一個要求。”
“你說。”
“那蔣欽,我想帶回南郡。”
“這……”
“放心,我必定勸服他歸順荊州。”
“如此甚好!”黃祖雖然知道這蔣欽以前做過土匪,但自從投靠江東後,隨孫策平定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四郡。平盜賊,遷西部都尉。討會稽賊呂合、秦狼等,徙討越中郎將。官是越做越大,隻怕很難為己所用,不過倘若劉琮出麵,那性質又不一樣了。
其實對於能否說服蔣欽,劉琮心裏自己也沒底,不過既然讓自己抓到了,寧願殺掉,也不能放回江東去。劉琮之所以不願意放過蔣欽,是受曆史上劉表、劉璋兩人的滅亡教訓而得出結論,荊州文人匯集,卻缺少武將,能堪大用大用的就隻有文聘、蒯良兄弟,蔡瑁、張允等人完全是靠裙帶關係上位的。
自己手下雖然有劉磐、黃忠、甘寧、魏延,但跟曹操的武將比起來數量上差得太多,何況蔣欽還熟知孫權內部情況,如果能將其收服絕對劃算。
而且此番回去之後真的要好好謀劃一番了,劉表時日不多,曹操南征在即,劉琮希望甘寧、諸葛亮此番前去能重挫孫權,讓他幾年之內不敢覬覦荊州,也好讓自己專心對付曹操。
史書上記載,這劉表和劉璋一直致力於“把自己的事做好”,從不去爭霸招惹別人,並未對別人構成威脅呀?尤其劉表號稱“江夏八俊”之一,對內實行“除盜安良,開立學館,博求儒士”的政策,拿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打擊搶*劫黑惡勢力,保護老百姓,重視教育,廣泛錄用知識精英,是個很負責的國家領導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