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暮無奈,隨著兩位佳人回到亭中,亭中眾才子已經陸陸續續的有詠竹詩作問世,才子們略帶羞澀而又充滿期待的將大作奉上;張彤雲慢慢翻看這些嘔心瀝血之作,秀眉微蹙,不置可否。
謝道韞拿起幾首細細品味,看了沒有兩首,終於忍不住掩口輕笑。韓暮忙伸頭去看隻見其中一首詩曰:
兩頭封住中間空,
左右枝杈相對生;
綠葉好似鞘中劍,
青杆猶如吹火棍。
韓暮歎為觀止,慌忙看那詩作的署名,卻是一位叫做樊以君的才子所作,看這名字,顯然是士族子弟的名號,簡潔文雅,不落俗套。
韓暮很想結識這位高人,於是高聲道:“請問哪位是樊以君公子,在下想拜見拜見。”
人群中緩緩踱出一人,錦衣峨冠,手中拿著把大折扇忽悠忽悠的扇動著。韓暮細看,果然是人如詩作,一樣的不同凡響,但見那樊公子麵白無須,細眉鳳眼,一副神態倨傲的樣子。
韓暮正品味間,那樊公子從鼻子裏哼出幾個字道:“在下便是樊以君,我便知道你們會選上我的詩作,在下雖不才,這點自信還是有的。”
韓暮跨前一步抱拳道:“樊兄高才,能將詩作寫的如此樸素真誠,怕是古今無幾人,公子大作當得起返璞歸真這四字考語。”
那樊公子細眉高挑,頗為受用,折扇加速忽悠了幾下後慢慢的用鼻子哼道:“其實作詩不難,觀察細致乃是其一,用詞考究則是其二,這第三嘛便是韻腳得當;諸君請看,我這《詠竹》詩可當得起這三條麽?”
眾人聽二人探討此詩如此細致精深,忙蜂擁而至,搶過詩稿欲一睹為快。
片刻之後,人群中躁動起來,一人大罵道:“我呸!你作的這是什麽狗屁玩意,滾你奶奶的,汙了我們的眼睛。”
那樊公子委屈萬分,高聲抗辯道:“不遭人妒是庸才,我早知你們會有如此反應,我要走了,不與你們同流合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