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風生水起

第五章 秀水村(1)

秀山村和秀水村一衣帶水,分別坐落於山穀的兩端。既然是鄰居,那肯定不會遠到哪裏去的。腳步兒快的,大約走個十來分鍾,也就穿過去了。不過也正因為中間隔了個林子,所以山那邊的動靜,是無論如何也傳不到來的。

再說這年頭,死個人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胡老太爺對秀山村的人有些小恩小惠,這不假,但和秀水村卻是沒啥幹係的,老太爺的家人也明白這個理,萬一送了請帖,人家不來,這不是把臉往人家屁股上貼嗎?再說家裏也不窮,不缺這個喪錢,因此,鑒於這個念頭,胡家一致決定不讓這個鄰居參與進去。以至於,十五的月亮下,那邊兒白燈籠遮天,這邊兒卻熱鬧的不可開交,為了助興,村長還破例在大喇叭裏放了幾首好聽的歌曲,雖然大多數人不知道這唱歌的女的在唧唧歪歪嘮叨個啥,不過聽曲子,還是蠻不錯的,有的人還跟著哼了起來。相隔個幾百米路,差距就是這麽大呀!

街道上,一個帶著貂皮帽子的老農顫抖著摸了摸自己被凍的發癢的耳根,嗬出口白氣,待到雙手間有了些體貼的溫度時,這才將門邊早已置辦好的菜蔬挑進了家裏,沒辦法,東北的天氣曆來都是如此遭罪兒!

看看他的擔子裏,其實也沒啥好吃的,這年頭風不調雨不順的,大家文化水平也都低的可以,偶爾有幾個能識字,能講個話的,都被村長捧成文書使喚了,以至於就算跟村民們提出大棚技術這個新鮮詞匯兒,他們也肯定是雲裏霧裏,不知道個所以然,更別說種植時令蔬菜了。籮筐裏是除了大白菜就是大白菜,當然,也有不少老人看到兒孫們來了,咬咬牙,跺跺腳,豁出幾個月的積蓄,切了兩道肉回去,做一餐豬肉燉粉條給小崽子們開開葷。還別說,這大冷天的,一盆子豬肉燉粉條擺在那,的確是讓人食欲大增,心裏倍兒暖和。不過,一年最多也隻有這麽兩次罷了,畢竟,這時候,就算是個教師,一個月的工資也才幾十塊錢,能溫飽就不錯了,自然是不能和我們現在的生活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