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埋掉了阿蘭的屍首,村裏的這樁子怪事也算是收了尾,開始村民們還是有些提心吊膽的,一般夜裏都不敢出門,家裏的鎖也是都插上,生怕這阿蘭的屍體再次死而複生,不吃雞鴨的內髒,該吃人心人肝了。不過他們的擔憂貌似是多餘的,在觀望了好幾天,判斷出村裏的動物再沒有走失死亡時,鄉親們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了。
不過這之中有個小插曲,那就是李陽回家後一病不起,臉色青白青白的,叫了幾個醫生都沒轍,說不行了。果然,沒幾天就兩腳一蹬,咽了氣。李陽自己是支部書記,家裏還有人在縣政府坐交椅,這條件自然不寒酸,要是有心比一比,也算是附近數一數二的大戶了。所以,取其中的任意一條,他的葬禮都不可能草草了事。
沒多久,李家就按著規矩出殯了。李老丈為了兒子最後一次風風光光,可謂是一擲千金,光是挖土的工匠,就請來了十多個,除此之外,還采辦了許多金銀紙錢,包括一副上好的紅木棺材。當然,超度的先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範婆婆離得遠了,一時半會聯係不上,這喪葬還不能耽擱,於是李老丈請來了秀山村的汪半仙親自坐鎮,要說這汪半仙,全名叫做汪唯真,不較真的看,確實有些仙風道骨的派頭,能耐也是有一些的,不然在鬼事頗多的東北,也不可能混得開,據他本人所說,自己以前是全真教的道士,還俗以後才當先生的,不過這幾年本事比範婆婆差了一籌,已故名氣不如這個老不死的打得響,這會兒李老丈相請,汪半仙自然是樂得屁顛屁顛的,恨不得掏心窩子。帶上自己兩個徒弟,就連夜趕來了。
出殯隊伍在最前麵有開路的人,他們沿途插放“路旗”——用五色紙或白紙糊成的小三角旗,指引死者亡魂,拋撒引路紙錢,以示買通沿路鬼魂。跟在他們之後是一個紙紮的小孩,因為出殯時要有一個牽纜持喪棍的孝子,李陽沒有子嗣,所以用一個紙紮的小孩代替,這紙紮的小孩由李陽他叔扛著。孝子之後就是抬著‘龍杖’的人,杖上有一副杉木質的紅色棺材,後麵的是李家家屬,個個哭的死去活來。送殯隊伍至人多處或大路口,就要停靈路祭,鼓樂也要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