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信王的旗幟立了起來。馬擴和趙邦傑在五馬山上建立了朝天、鐵壁等寨,憑借著信王的旗幟,無數的村寨莊主以及散落的宋軍和義軍來投。在短短的十幾天的時間,五馬山義軍的人數連家眷一度發展至十餘萬。而散在河北乃至河東各地的忠義社大都與五馬山寨互通信息、相為聲援。五馬山義軍因為有了趙榛,便逐漸壯大了起來。
正當五馬山義軍如日中天的時候,金兵的圍剿部隊開始調動了起來。忠義社義軍首領梁興首先得到了消息,專程派人騎快馬送信給五馬山義軍。
金兵大軍壓境,五馬山帥帳立刻召集所有的將領來商議對策。在帥帳中,趙榛提出趁金兵大軍增援攻打五馬山的時候,立刻離開五馬山,去與其他義軍和宋軍會合。而諸位義軍首領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理由推脫著,他們要以五馬山為根基,防禦作戰抵抗金兵。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這裏是他們的根基,離開自己的鄉土,那麽就如同沒有了根基。將來的事情都是未知的,他們其實都不願遠離鄉土。對於趙榛提出的出山問題,反對者的聲音非常強烈,包括五馬山的副帥趙邦傑,他也不支持。
趙榛知道,這些義軍不願意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根基。但是如果不離開五馬山移動作戰的話,那麽他與五馬山義軍將會和曆史上一樣,被金兵大軍圍困,在趙構與金國的暗中私通下,被金軍殲滅。
趙構當初勾結金國攻殺五馬山,也算是一石二鳥之計。一方麵是能將信王及其勢力誅殺,另一方麵是能夠獻媚與金國,讓金國不要打他。
在另一個時空,五馬山被圍的時候,趙構手下兩大賣國賊黃潛善和汪伯彥接待了馬擴,派了一支烏合之眾去支援他,同時也派人嚴密監視他的行動。馬擴為了想得到趙構的支援,共同對金人作戰,當然會推心置腹地毫無保留地把五馬山寨一切軍事情況和盤托出。黃潛善和汪伯彥兩人作出一些空頭的承諾,不失時機地把馬擴的話盡量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