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特種兵穿越之大宋親王

116光大中華

金軍的騎兵還不算是最鼎盛時期,騎兵的使用最成熟也是頂峰時期,就是到了蒙古統一,那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統帥下的強大騎兵!他把騎兵的戰法完善到了極致,以重騎與輕騎相互配合,弓騎兵遊射奔馳,隻要一兩萬兵馬,他可以成建製的消滅數以萬計的敵軍。

蒙古人的強大是他們發明了超強的大弓!也就是長弓的一種,它的特點是能射得遠和穿透力強。加上蒙古人吸收了漢人工匠為他們造出了各種火器和攻城武器。這才讓強大的蒙古軍隊攻占了大半個歐亞大陸。

所以,弓箭和弩弓都是趙榛催促兵工廠快速的生產,遠程武器,是信王軍騎兵未來所發展的方向。

幾天後,按照趙榛的意思,所有信王親衛軍和信王軍禁衛軍的騎兵們都開始正式換裝了。其中,親衛軍就在青石城,也就是趙榛的眼皮子底下換裝。而其他禁衛軍六部軍隊,分別在各自的防區進行換裝。

原來的信王軍騎兵,每人一支騎兵長槍,一把馬刀,一副胸甲,一條裙甲,一隻小盾。

現在新發下來的東西可是不少。每個人一頂圓盔,一張恐怖的麵具,胸甲與甲裙不變,小盾換成了盾刀和盾刺。短皮的靴子,兩條綁腿繩。

此外,所有騎兵的長兵器不變,還是斬馬刀或長槍,不過外加兩把長弧刀。每人還配有輕弩,少數人配備了重弩。這重弩可是地道的大弩,一箭可達一百五十步,可穿透鐵甲。大弩的威力就在於此了。可惜的是這種弩雖然厲害,但卻太重了,一般來說,除了趙榛、嚴成方、狄雷、猛獸等悍人外,是沒幾個人可以用手上矢的,都要用腳蹬才可以蹬開。

趙榛現在要人研究新式的鐵臂弩,但這不是說造就能造出來的,是須要時間的。當然,還要改進。因為如果僅僅隻是換成鐵臂,那並不難,難的是,趙榛要在弩上加小機關,能拉齒輪加力,可輕易的上箭矢進行連發。如果一把弩不能隨意的上弦,那怎麽提高射速,如果僅僅隻能步兵用,那還有什麽意思。趙榛要騎兵弩,為此,他不惜讓工匠們降低鐵臂弩的射程和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