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麽?”我脫口問道。
“王東、陶家豪以及歐陽旻,他們三個人接連出現這種現象雖然不叫做起屍,但是卻有另外一種說法。”遊巧林雖然開了口,但是卻有一種故意賣關子的感覺。
“除了起屍,還有什麽說法?”我一時沒有明白過來,開始在腦中搜索我所知道的跟起屍相關的詞匯。
“你是說詐屍?”
“不錯。”遊巧林點了點頭。
“難道起屍不是詐屍?”一直以來我都以為這兩個詞都是一個意思,沒有想到竟然還不一樣。
“不是。”遊巧林確定地答道,也起身從座位中出來,一邊往我這邊走過來一邊對我說道:“詐屍既不是起屍,也不是複活,而是一種假複活,準確的說是一種條件反射式的生命特征。在這一點上,與近乎傳說化的起屍相比有著本質的區別。”
“是嗎?”相對於這些屍體方麵的知識,在遊巧林麵前我的確算是個菜鳥。
他走到我的麵前,突然問道,“你知道有多少種死亡的界定標準嗎?”
“這個當然知道,一共四種,分別是停止呼吸、心髒超過十分鍾停止跳動、腦死亡和神經死亡。”作為一名稱職的人民警察,這點知識還是具備的。
“確切的死亡必須是這四者同時具備,如果歐陽旻的情況與王東和陶家豪如出一轍的話,那他們三人都是屬於腦死亡。腦死亡卻並不意味著神經就已經完全死亡,有的動物腦袋被砍掉之後身體也能繼續跑很長一段路,它的行動就是由神經來支配的。人的屍體也是一樣,當受到某種刺激之後,屍體就會做出條件反射,下地行走。”
遊巧林的講解十分詳細,而我也完全沉浸在了他的專業描述之中:“本案的三位死者,造成他們的死亡原因經過初步鑒定是由於大腦被掏空,到底他們的身體的神經有沒有完全死亡,我那時候還沒來得及做進一步的鑒定。不過除了神經原因之外,還有一種情況也能夠引起詐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