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了那三項專利後,秦強按照趙東升的囑咐去稅務部門繳稅。
趙東升可不希望他和秦強、秦雨凝合夥的公司將來在稅務上出現問題,否則的話將非常麻煩,他要盡最大的努力消除潛在的隱患。
相對於三人所獲得的豐厚資金回報而言,這些稅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況且專利交易屬於高科技產業的類別,為了鼓勵科技創新,國家對此有政策支持,隻收百分之八的稅,這使得趙東升又撿了一個大便宜,省下了不少的錢。
秦強在繳稅的期間還發生了一個有意思的小插曲,稅務部門辦理繳稅的是一個中年女人,聽說秦強要神情的是一千七百多萬的專利交易稅時立刻傻了,她以前雖然也見識過這種千萬級別的稅單,可這是涉及到專利方麵的,而專利方麵的稅單別說是千萬級別的,就是十萬級別的也是寥寥無幾。
不得不說,這種情況與社會環境著很大的關係,一是科技落後,專利開發速度緩慢,二是人們還沒有專利意識,即使有一些技術上的創新也不會去申請專利,三來申請專利的地方也少,除了位於京城的國家專利局外,別的省市還沒有設立分支機構,這就導致了專利交易鳳毛麟角。
那名中年女人拿不準主意,於是就匯報給了領導,那名領導仔細檢查了秦強提供的專利證明以及專利轉讓授權書,確定秦強提供的手續完整後又向他的上級報告,得到了上級的首肯後,這才親自辦理了這筆稅收,足足耗費了秦強一上午的時間。
直到多年以後,當時參與了辦理這筆稅收的稅務人員對當時的過程依舊印象深刻,這筆百萬*稅收開創了國內專利交易的先河。
繳完了稅,秦強就在南方各大城市間奔波著,竭盡全力地收買著那些企圖上市公司的原始股,直到幾天前才完成了收購任務,買了一些禮物後,帶著那些原始股憑證回了黃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