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鄭之我是鄭克臧

52.製銃和炮架

八千降軍?聽到這個數字鄭克臧不由盤算起來,然而他還沒有初步的計劃,就發現陳永華的臉色並不太好,他一愣,難不成對方覺得這憑空而來的勞力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

可還沒等鄭克臧開口發問,陳永華就把問題的關鍵給點了出來:“世孫,這八千多降軍隻是力屈而降,其中不乏韃子死忠,既然無以甄別,那就非得有武力監管不成,可是如此東寧別的不缺,最缺的就是軍隊,這萬一有變,那可是九州鑄錯啊!”

“陳先生這話似乎說吹牛了,東寧什麽不缺?餘看什麽都缺才是,不單單是兵丁不夠。”

鄭克臧說笑了一句,隨即陷入了思索,陳永華說的沒錯,東寧目前隻有鑾儀衛三個營、勇衛軍四個鎮、裁撤在大陸打殘的十一個鎮的殘兵及傷愈歸隊的老兵編成分散的汛兵以及算是他嫡係的童子軍甲字營和昆侖標等少數部隊,總兵力不過九千多員。

而這九千多軍力中,親軍鑾儀衛一千二百人作為安平城的守衛者,自是不可能隨意出動的;汛兵總數不過百餘汛二千餘人,又主要分布在南北兩路,用以維護新建屯莊殖民點的治安,起震懾各地社番的鎮戎作用,也是不可能輕調離的;勇衛軍雖然兵力最強,但卻要承擔東寧一府二州的守備任務,故此能作為機動部隊調動的也隻有其中一鎮約千餘人,而且還要隨時隨地準備配合汛兵鎮壓的因為拓殖引發的兩路平埔番的反抗;至於昆侖標和童子軍,一個語言不通、體力也剛剛恢複、訓練還沒有進行,一個不過是十七八歲的少年兵組成,都不是那麽讓人能放心的。

“陳先生,餘想過了,可以將降軍中把總以上的武官和傷重者悉數發到各地屯墾,由當地牌甲就地看管,這樣人數就會少了一部分,姑且算還有七千吧,其中真虜和蒙虜具發礦山苦役,憑那幾個礦長礦頭的本事,想來也翻不起什麽風浪。”但海澄中滿蒙八旗兵的總數不過三千,餓暈被俘的也不過五六百而已,因此大頭還在。“勇衛軍各鎮出一協兵分別看守降軍。”按鄭克臧的意思,一府二州用一千人守跟用八百人守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但這麽一來就能擠出八百多機動部隊。“至於一旦有事,童子營先頂上,要是頂不住再把最後那鎮勇衛軍給調去。”說到這,鄭克臧眯起眼。“陳先生,事情不湊巧也隻好先煎熬一陣了,等奴兵練好了,咱們就能放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