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鄭之我是鄭克臧

79.擲雷兵

“預備!”一聲令下,九門大小各一的火炮前的炮手們飛開的做好了射擊的準備。“放!”

片刻之內,雷鳴般的爆炸聲次第響起,拖帶著尾焰的鉛彈破空而去,巨大的後坐力猛然將炮車向後推去,幸而杵在地上的助犁將其轉嫁給厚實的大地,這才沒有像以前一樣整個的跳起甚至在空中翻滾。

“快,快!”並沒有查看炮擊結果的各隊領隊、各班班長急促的命令著,在這個無從談及炮擊精度的時代裏,炮擊的頻率才是真正考校一支炮兵部隊實力的關鍵。“複位、清膛。”隨著一個個指令的下達,火炮已經重新就緒了。“甲班就位••••••”

“不錯,比之前快了足有一分鍾。”鄭克臧握著鎏金懷表如是說著,這種被日本人在《太閣》稱為金時計的計時工具最早出現在德意誌的紐倫堡,當時被稱為懷鍾,雖然名字不怎麽樣,但在舶來品中絕對屬於高端的一種,價格之高昂,即使鄭克臧這樣花錢如流水也隻能少量購買,以至於除了孫有勞和何乾以外,也隻有兩鎮炮軍營的營官副營官才得到配發。“但還是遠遠不夠,至少要達到每分鍾一發的速度。”

易施勞有些為難的看著鄭克臧:“殿下,要達到這個的射擊速度必須大量的試射,這樣不但需要大量的火藥,而且對火炮本身的傷害也很大,但更關鍵的是,在戰場上是無法保持這樣的射擊頻率的,炮管的溫度、彈藥的數目以及緊張和勞累,都有可能導致射速的下降,殿下,我認為您的要求過於嚴格了。”

“對於射擊需要火藥損害身管壽命都很好解決。”鄭克臧指著一門炮解說著。“隻要不裝入炮彈火藥,不真正發射就可以了,反正大部分的步驟是一致的。”盡管易施勞瞠目結舌,但邊上的童子軍們卻紛紛點頭。“至於在戰場上能不能達到這個射速。”鄭克臧加重了語氣。“當然能,隻要爾等平時訓練得法,不要說一分鍾一發,餘還知道有人能打出一分鍾二發的故事呢。”拿破侖戰爭時期,輕型火炮的戰時最高射速是每分鍾八發,平均射速是實心彈2發/分,霰彈3發/分,大口徑炮約1發/分,基本上跟火槍的射擊速度相同,所以說,鄭克臧其實已經放寬了要求。“火藥、彈丸更不要擔心,真要開戰,絕對是雙份乃至三份的配置,餘希望到時候爾等把彈藥全投到敵人頭上,要是留下來成了他人的俘獲那才是荒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