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鄭之我是鄭克臧

111.不和

陳永華病逝的消息幾經周折後傳到了福州,姚啟聖等一幹清廷閩省官員彈冠相慶,自以為隨著朱錦、董國太及陳永華的相繼離世,明鄭方麵已經勢窮日蹙了。不但如此,之前發生的鄭克臧處置馮錫範的事件也被當成明鄭政權分崩離析的開始而舊話重提、大肆宣揚。不過歡慶之後,姚啟聖、吳興祚、萬正色、施琅等人卻對接下來對東寧該采用軍事手段還是政治手段發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

“如今陳永華又已身死,劉國軒必定獨木難支,或許朝廷隻要一紙文書,台灣就將遣使齎書就撫。”福建陸師提督萬正色本來就不主張跨海攻台,但結果卻因此失去帝新,被康熙將其從水師提督的位置上平調成了地位稍次的陸師提督,心中甚是有些怨氣,如今台灣斷了根擎天玉柱,他自然不願意看到掌握作戰指揮權的施琅從中取利,因此便再次堅持著招撫的方案。“而且知府卞永譽、張仲舉專理海疆多有功績,海逆多有投效,此消彼長,即便朱欽不降,估摸著也撐不了多久了。”

“萬大人此言差矣。”施琅為什麽來福建,就是為了主持對台作戰的,要是萬正色的提議得到通過,那他不就成了打醬油的了嗎,為了自己的前途,他說什麽也要堅持武力進剿的措施。“當年前朝賜姓庾死,朱錦也曾末路,然而十年之功,東寧又卷土重來,如今的情況可謂相同,切切不可再縱敵了。”

“可是十幾萬大軍人吃馬嚼的,東寧沒有平定,閩省都要吃窮了。”吳興祚作為撫臣自然首先從地方財政的角度考慮。“閩浙粵贛去歲大旱還需賑濟,朝廷又剛剛剿滅了吳逆,這財力物力都很匱乏,還是能不動兵最好不動兵。”

“平台不僅僅是花錢,同樣也是賺錢。”施琅之所以一力主張消滅明鄭除了為家人報仇、為自己加官進爵以外,其實還有一個更深遠的目的,那就是清除鄭家對閩海航路的控製,以便由他來把持中外貿易、獲取暴利,不過他不能這麽直白的說出來,所以隻能給吳興祚畫了一個看得見吃不到的大餅。“隻有台灣平定了,閩省的絲綢、茶葉、瓷器才好出海販與外域,如此一來,商民固然從中蒙利得活,官府也能從中收取商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