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王紗涼便從王簫連那裏聽說了他回京後的種種。
在那日查明楊家確和靳樓有勾結後,王簫連寫下給弄軒的信後,影風便離開。
而其實那時,王簫連亦意識到了雖然自己也很不願意相信的事實。那便是,其實楊迪的利用價值已經達到。不過是,清理黨羽,砍掉大將,謀害先皇讓自己從戰場上回京。自己不能登基則罷,登了基的影響也不大。以他的勢力,現在不靠楊迪做內應,攻進這京城的確不難。
於是,王簫連做得大膽。
騎馬,帶頭盔,領著一小眾兵,明目張膽地走進京城。
他已昭告眾人回來,那麽除了楊家的耳目,別的政黨也會出來監視。這樣,他的安危反倒不必擔心。加之,看著他沉穩歸來的樣子,百姓或許還會以為邊疆並無大的要緊。
進宮後,他首先就宣來了楊迪。旁敲側擊,暗示,他已知道楊迪與靳樓之間的交易,而又不說明。在這基礎上,他再加了些威脅恐嚇的話語。楊迪當場就驚出一身冷汗。
王簫連本就已看出,這個人隻是憑著靳樓的計策,走到這個位置也是靠的祖先。說他人本身,真是“草包”也不為過。
而次日,王簫連直接登臨紫鸞殿,言自己當盡快即位。
楊迪忙找了借口,還不待真正撕破臉皮威脅王簫連,朝堂上很多一度被自己收買的人卻突然全都倒戈相向,偏向了王簫連一邊。
於是,王簫連即刻就登基,以邊防生亂,無瑕多做鋪張為由,儀式也舉辦得簡單。
於是這一年,成了大王朝王成宗一年。
“那些人,都是哥哥的人麽?他們,假意投靠楊迪,就和輕將軍一樣?”王紗涼問道。
“有些是。”王簫連道,“另外的一些,卻都不是真正的大臣。”
“哦?”王紗涼抬眉。
王簫連道,“你忘了,千麵若的易容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