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江山若卿

13 小荷才露 上

看守藏書樓的岑夫子原本是昭文館大學士,學貫古今,才華橫溢,隻因對朝廷積弱不滿,才辭官在他府裏做了夫子。藏書樓收藏著許多珍貴孤本,又有他親手批注的史書,原本高樓深鎖,無人能進。是岑夫子說服他,書籍亦有靈性,需要聰明博學的有緣人經常探望,方不寂寞,並自願宿在藏書樓,日夜看管,隻有能通過他考題的人才能進入。

隻是岑夫子的考題刁鑽古怪,有些便是極為博學之士也回答不出,放眼逍遙王府,也不過兩三人能進入樓中,卻也要偶爾吃癟。蕭瑉小小年紀能輕鬆進入樓中讀書,燕前塵心中自然好奇。

蕭瑉一側笑臉,說道:“這第一題是極為簡單的,你覺得老子如何?”

燕前塵眉頭輕輕一挑,此題其實相當危險,不在於問題難回答,而在於問題的答案沒有標準,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老子,蕭瑉的評價自然和岑夫子心中無法一模一樣,隻怕她說出來,就會激得岑夫子和她辯論,那麽此題的爭論就難以輕易結束了。

他正想著,蕭瑉繼續說:“我回答他,小女子才疏學淺,不敢對前輩大家妄加評論,但記得唐名家白居易曾有一首七言絕句評價老子,詼諧幽默,所以借來一用。’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語吾聞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緣何自著五千文。’”

此語一出,連燕前塵也禁不住慧心一笑。

老子曾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卻還是在騎青牛過函穀關時,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經》,正是如此,白居易才寫出這首七言絕句諷刺老子的自相矛盾。

雖然白居易玩笑之言,也不可深究,但是蕭瑉表明是借用,自己不敢評論,卻算一妙,封堵了後麵可能出現的爭辯。

燕前塵輕輕點頭,等著蕭瑉說出第二個問題。

蕭瑉說道:“岑夫子第二個問題,便是叫我七步成詩,集句題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