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過賣雜貨的,再向東走上一兩百米遠,便是小食攤聚集地,五郎感歎:“等入了夏,蓮藕菱角雞頭荸薺等上市了,就能吃著雲英麵了,可惜這會兒嚐不著。”
八娘奇道:“五哥哥,雲英麵是什麽?”
五郎打了一下她的頭:“去年夏天,五哥哥不是帶你出來吃過?當時你可是把五哥碟子裏的也搶吃了,晚上回去鬧著腹漲,折騰了一整夜,害得五哥還被二哥狠狠罵了一頓,說你身子弱,怎可吃那麽多寒涼之物,怎麽,這麽快就忘了?”
去年夏天?去年夏天她正在炎熱的廣交會展上,為她的設計發布會忙的要死要活呢,哪裏陪他吃過什麽雲英麵?
五郎這一下敲的雖不算痛,卻也讓她頭皮有些發麻,八娘嘀咕道:“一碗麵而已,要不是我沒力氣擀麵,非做一碗比你的什麽雲英麵更好吃的麵來。”
五郎自然沒聽清她嘰咕什麽。
其實這倒是八娘自己未深入人家大宋百姓生活誤會了,五郎所言之麵,並非她前世的什麽長條的細麵條,在大宋國,凡是加了麵食做出來的,都可以叫餅,比如水煮麵,就叫湯餅,而非麵條,反是這雲英麵,叫是叫麵,其實並非麵條。
七娘厚道,在邊上解釋道:“這雲英麵,說起來有些象我們江南人喜歡做的鮓脯繪炙,裏麵什麽都有,和埋在飯中雜烹的盤遊飯,味道差不多,就是將藕,蓮,菱,芋,雞頭,荸薺,慈菇,百合,混在一起,選擇淨肉,爛蒸。然後風晾,然後擱石臼中搗的細碎,再加上蜀中的糖和密,蒸熟,再放臼中搗,把那糖蜜和原先的食料拌均勻,再取出來,揉成團,等冷了變硬,想吃的時候,用刀切著吃便行。”
神呐,這麽複雜?八娘聽了咋舌。被七娘這一細解,她倒真想嚐嚐了,因家中人這幾日吃的歡暢,倒也常常說起在外吃過的美食,八娘基本上都沒曾聽過,象什麽“假煎肉”“蟹釀橙”“酥瓊葉”,有些製作簡單味美,有些卻做工複雜講究,非平常人家能吃得起的。另還有一道國中貴胄之家最愛的美食“黃雀鮓”,風糜京都,京中數得上的人家,沒有不備著的,隻可惜外麵能做的,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