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史那果然說話算話,不過半個多月就親自將借走的書籍都送了回來,這一回趕上了遊若珩在家中,自然就由遊若珩來接待,等蘇史那走了,遊若珩就感慨道:“不想一個胡人也能如此淵博。”
這日卓昭節恰好在班氏跟前獻殷勤,就好奇的問:“怎麽個淵博法?竟能叫外祖父都這麽一歎。”
遊若珩看她一眼,道:“你讀的大抵是閑書,與你說了也不懂。”
卓昭節頓時一個氣悶,就拉班氏的袖子:“外祖母!”
班氏瞪了眼遊若珩,道:“別理這書呆子!”
遊若珩被老妻當著晚輩、使女的麵斥為書呆,也不惱,隻道:“從前你那《夕陽簫鼓》不是說練不好都怨沒見過大江落日?”
“咦?”卓昭節頓時轉嗔為喜,眼睛一亮。
果然遊若珩道:“我方才與蘇史那說起《水經》,他根據前人手注,懷疑明月湖中之楓潭並非與明月湖相通,卻是地底之泉形成,我卻認為楓潭既在明月湖中孤島之上,又隨明月湖枯漲而動,多半是與明月湖相連的,隻是他堅持己見,彼此爭執不下,所以決定趁他還能在江南略留些時日,一起去楓潭探個究竟,此去走水路,來回總也要數日,蘇史那年長,無需避諱,你大可以同行。”
卓昭節聞言,二話不說歡呼著抱住他手臂道:“我就曉得外祖父最疼我了!與蘇史那相約也不忘記我!”
她當然知道明月湖——這是江南最著名的大湖了,為五郡共有,波濤浩淼,風景優美,號稱湖如明月、島似珍珠,據前人撰的地理誌稱湖中大小島嶼足有一百單八座,自古以來江南不知道出了多少詩歌篇章讚揚它,但楓潭麽……班氏沒讀過《水經》,皺眉問:“什麽楓潭?來回要數日,帶著她合適麽?”
卓昭節聽了忙更拉緊了遊若珩的袖子,生怕他聽了班氏的話要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