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昭節猛然想到自己如今不能回遊府,可不就是受到長安的影響嗎?她趕緊道:“那這樣罷,讓我外祖母寫封信給我母親,往後送到我母親那裏,讓母親悄悄給你送去?”
“免了!”寧搖碧道,“那樣多麻煩?再說你那祖父和我大伯交情不淺,你們卓府出來的東西我可不敢吃,還是要份方子最是省事。”
“你省事了可白家不省事啊!”卓昭節苦口婆心道,“白家向來不肯給方子的,你要知道我二舅母是白家嫡女,當初白家阿公還在世時對我外祖父極為推崇,饒是如此,我外祖父因為不過意每年都收到白家的蜜餞,提出要了方子自己做,白家阿公也是毫不遲疑的推了!”
寧搖碧盯著她看了片刻,道:“你可想過白家為什麽會有方子不外傳的祖訓?”
卓昭節道:“這樣的秘方人家不愛抄出來那也是……”
“他們也不賣,隻送。”寧搖碧道,“縱然白家也是呼奴使婢的人家吧,但秣陵上下,得他們家贈送蜜餞的人家也不少吧?你可有算過,每年單是做這蜜餞,須得他們花費多少?相比之下,既然他們不靠賣蜜餞過活,為什麽不索性把方子抄給旁人?莫說蜜餞了,你可知道在長安,百年相傳的老店裏的招牌菜,真正有權貴要起來,也不是不肯給的。”
“這個……”卓昭節語塞。
寧搖碧笑著道:“唉,我就知道你定然沒想過——白家這麽做,還不是為了維持人脈麽?”
卓昭節詫異的問:“什麽?”
“你看,這蜜餞方子是白家祖上傳下來的,向來不給人抄,但若有喜歡的人家,他們卻樂意送……隻是你見過白家送給尋常百姓家麽?”寧搖碧懶洋洋的道,“懷杏書院的山長那兒有一份,老翰林家有,估計宋家、連家之類的城中大戶也都有吧?但莫非人人都可以上門去得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