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一百單八坊,敏平侯府所在的靖善坊位於朱雀長街之畔,就位置差不多算得城南,站在靖善坊的坊門外北眺就是號稱大內的太極宮巍峨的牌樓,隻不過從文宗皇帝起,這太極宮就隻在大典時才會動用,更多的時候,聖駕都在所謂的東內——大明宮。
由於靖善坊距離大明宮較為遙遠,敏平侯多半住在大明宮附近的永興坊的別院裏,隻有休沐才會回靖善坊的祖宅。
卓昭節回來的這日,恰好趕上了敏平侯在府裏。
表字清素的敏平侯卓儉是個其貌不揚的老者,雖然年過花甲,因為保養得宜,華發未生,麵容清臒,神色威嚴之中略帶陰鷙,眼神十分銳利,他穿著家常衣袍接受了十四年不曾見過的嫡孫女的大禮,這中間,雖然正堂上人頭濟濟,但卻靜得隻聞卓昭節行禮時的環佩相擊聲,就連一個還抱在乳母手裏、望之不過三四歲的小女孩子都乖巧得一聲不吭。
卓昭節大禮畢,敏平侯方撩起眼皮,淡淡的道了一句:“一路勞累,起了吧。”不過極平淡的一句話,但整個堂上的人都暗中鬆了口氣——敏平侯在家中的積威可見一斑。
“謝祖父。”卓昭節垂著眼簾,道,旁邊方才一同受禮的沈氏倒是顯得很和藹:“小七娘不必拘束,如今這兒都是你正經的親人,挨個見過就是。”
這沈氏據說當年差點就嫁給敏平侯做嫡妻的,後來敏平侯娶了先帝元後的侄女、即卓昭節的親生祖母梁氏,她癡心不改苦苦守侯,到底等到了梁氏為了娘家被卷進齊王謀反事憂憤而死,敏平侯娶了她進門做繼室——按說她的年紀應該和敏平侯差不多,但看起來卻比敏平侯年輕了近十歲,看著還是徐娘半老的模樣,風韻猶存,但料想和梁氏肯定沒法比,卓昭節自認沈氏年輕個五六十歲,論美貌比自己也差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