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楚流煙的意見,深以為然。隻不過陳友諒有龐大的水師在手,是朱元璋遠遠不及的。陳友諒又占據湖北和江西等地,屬於長江上遊,朱元璋所在的應天,是長江下遊。要攻打陳友諒,必須要仰首而戰,這對朱元璋而言是很不利的。
李善長、劉伯溫所言,都符合情理,楚流煙、徐達的意見,在出奇製勝。經過深思熟慮後,朱元璋終於同意了楚流煙、徐達的意見,先攻打陳友諒。這時候,陳友諒已經在采石稱帝,國號漢,自稱為漢王。
朱元璋命徐達為主帥,常遇春為副帥,藍玉、湯和為左右先鋒,並率領傅友德、馮國勝、周德興等人,向池州進攻,沒有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居然很快就攻占了池州。接著在九華山下大戰,徐達、常遇春率領將士,一鼓作氣,很快就拿下了九華山。
此時,誰也沒有預料到,又一件事發生了。
仍舊是殺降。常遇春殺了三千人。在藍鳳凰死後,所有的人都以為常遇春殺降的嗜好已經改掉。徐達再三叮囑常遇春,九華山一戰的降兵,要收歸元帥麾下,無論如何也不能殺掉。卻沒有想到,常遇春一麵答應著,一麵把降兵殺了個精光。
三千人,無一幸免。血流成河,哀鴻遍野。
常遇春特意派人給陳友諒送信去,說是遇人殺人,遇神殺神,你區區一個陳友諒,又算得了什麽東西。
陳友諒收到書信大怒。他麾下有三十萬水師,兵精將強,而朱元璋手下的水師,隻不過才區區一萬而已。朱元璋竟然感這麽挑釁,豈不是活得不耐煩了麽?
陳友諒出動全部艦隊,包括他的精銳戰艦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鱉等,這些戰艦都有幾層樓高,炮火齊全,朱元璋的艦隊,在這些戰艦麵前,顯得隻不過像是漁船一樣了。
陳友諒精兵一出,勢如破竹,很快,太平失守,應天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