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那一年,唐山大地震,林峰失去了他唯一的小夥伴,林峰和老道最初的落腳點就是在唐山,後來四處走了走,每年都還是要回到唐山的,林峰從小就沒有固定的玩伴,唯一的玩伴就是唐山的那個小夥伴,每年夏天,總是林峰一年中最開心的時候。
他總是會跟小夥伴分享自己這一年在外麵走了哪些地方,玩了什麽樣的遊戲機,又幹了多少行俠仗義替天行道的事情,而小夥伴則會告訴他唐山有了哪些變化---比如誰家的小姑娘唄誰家的小屁孩拽了鞭子,又被誰家的小鬼摸了臉蛋掐了屁股,然後誰誰誰又被女孩家大人找上門,結果被自己老爹打了一頓後跪在院子裏多久。
兩人總能分享自己的快樂,一直到林峰七歲那年,他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小夥伴,自那以後,林峰不論走到哪裏,都再也不敢跟當地的小孩子當朋友了,小小年齡,他再一次體會到了失去親人之後的失去,就如同他當年的小孩子心性,他覺得,隻要不接受,也就不會失去了。這當然是一廂情願了,並且這份一廂情願也在十七歲那年被徹底的擊碎。
當然,這裏並不是想要說林峰的過往,而是應該說,林峰童年的小夥伴,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隻有一個,隻是林峰心裏隱隱抵觸,一直沒這樣想罷了。
小魚這一刻的猛虎下山撲擊動作,一瞬間就勾起了林峰塵封已久的記憶。
林峰隻覺得自己跟自己的小夥伴,之所以感情那麽深,是因為兩人一直在與一股惡勢力作鬥爭,在長久的戰鬥之下,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他們不屈不饒,他們頑強不息,他們戰鬥過,然後屈服過,然後再戰鬥過……
他們的童年,是在和惡勢力的戰鬥和屈服中度過的,當然林峰不會承認那是屈服,那明明是戰術上的忍讓,沒看人家那誰臥薪嚐膽多少年依然不依不饒,這就叫戰略性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