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四年五月,上諭到了廣州,“諭軍機大臣等,前景祥奏,請練槍炮兵一折,著迅即辦理,唯火器兵固應以槍炮為重、箭射亦當兼習。飭令景祥揀帶精兵,整肅廣東各勇。著葉名琛、柏貴於廣東綠營、水師副將以下各官內,遴選數員,飭赴廣州景祥軍營聽候調遣、幫同管帶新軍,毋稍延誤。不得以無員可撥,藉詞推諉。將此由六百裏加緊各諭令知之。”
又諭,“又有人奏,廣東現有粵商艇船,不下百餘號,客商覓雇,專為護送貨船。若雇令由崇明入京口,可禦上遊下竄之賊。惟船夫皆澳門人,又係夷裝,是否可以雇用,不致別滋事端,仍著妥速籌辦。原折呈著摘抄給閱。”
兩道上諭,第一道上諭欣然同意了葉昭練兵之請,但也沒忘了加一句“固應以槍炮為重、箭射亦當兼習”。第二道上諭,則是對大清國商人船上,逐漸出現澳門、香港等地民夫著夷裝一事表示了擔憂,但卻也隻是令“妥速籌辦”,並沒有明確反對。
坐在公館書房內,葉昭手上有老夫子一封信,信裏言道已在關外募集四五百餘名鄉勇,鄉紳所捐錢糧倒也勉強可用,寫這封信時老夫子卻是正帶了銀子來上海采買軍火。
關外遼軍總算起步,而自己這邊卻實在不知如何著手,新編三營火槍兵包括采買火器都沒有問題,可怎麽練兵卻未免令葉昭頭疼,要說軍事,從小耳熟能詳的偉人事跡,各種戰例,卻也隻能當故事而已,卻或許能啟迪紅娘這種天生將才,可要說親自統兵,自己又哪裏懂?如何訓練如何成軍就更是滿頭霧水了。
為今之計看來隻有同英夷協商,從駐港英軍中挑選一位軍官為顧問,幫助自己練兵,倒不是迷信西方教條,實在是沒有辦法的事,何況新軍是整編火器營,自然適合西方軍製以及訓練辦法,由英軍官啟蒙是上上選,至於新軍到底能不能成為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部隊,卻是要看新軍自己的將領了,將西式軍事理論吸收卻不教條,在東方戰場上漸漸形成自己的一套規則,這,怕是要在實戰中才能磨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