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易骨、易髓不過隻相當於練氣中期階段,當修為達到練氣七層就可以將真氣慢慢運行潤澤到內髒,那時才算是真正踏入修真門檻。張衛東現在已經是築基期,自是認為修煉到內髒也沒什麽大不了的,所以說得順口就說了出來。但當他見譚正銘目瞪口呆地盯著自己,就立馬意識到自己這話又講過頭,可話已經說出口想收回卻已經遲了。隻好靜靜看著譚正銘,等著他繼續追問。好在譚正銘是個值得張衛東敬重的老教授,反正話已經說出口,張衛東倒也不介意再深入給他指點一二。如此一來,倒也勉強算是自己給自己培養出一個同道中人來,以後也不至於太過寂寞。畢竟孤芳自賞其實也挺無聊鬱悶的,有個同道人共同談談修煉的事情也好。
好一會兒,譚正銘才重重咽下了幹澀的喉嚨,這時看張衛東的眼神就徹底不一樣了,有種歌迷看到自己迷戀的歌星那種狂熱的味道。
如果是一個像劉勝男或者蘇淩菲這樣大美女用這種眼神看自己,張衛東少不得要如豬八戒吃人參,渾身舒暢,可是換成一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子,那滋味可就完全不一樣。譚正銘這一看,頓時看得張衛東毛孔悚然,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咳咳,老校長您能不能不要這樣看我?”張衛東素來直話直說慣了,哪怕對麵是老校長也不例外。
“這個,這個,張老師啊……”譚正銘聞言老臉微微一紅,然後一雙老手不停互相搓著,支支吾吾地說道,好像要向張衛東借錢又不好意思開口似的。
譚正銘自幼習武,而後才從文,所以從某種角度講,譚正銘先是個武人而後才是個大學教授,他的骨子早已深深烙上武林人士的印記。尤其隨著年紀漸大,先是從學校的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然後又慢慢退出教學科研工作,現在基本上也隻是偶爾去他一手組建的吳州大學生物技術學院走走看看,偶爾提一兩點自己的意見。倒是武功,隨著年紀漸老,越學越精,越來越迷進去,欲罷不能,應了一句老話活到老學到老。但家傳武學畢竟有限,再加上年紀偏大,武功再精進也差不多算是到頭了,現在譚正銘每天堅持修煉除了因為越學越覺得武學博大精深欲罷不能,也就是想讓自己的身體比同齡人強健一些,多活幾年,至於說要達到什麽境界,他卻是不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