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孟昭微的表哥離去的背影,貓兒和嶽遵良久無語……
時值中秋,山上野菊初綻放,一陣輕風吹過,帶點蕭瑟。宋,李清照有詞: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正合此時此景。
回到醫院病房,表哥一直陪在母親的身邊。握著母親的手,注視著母親的臉,像一個雕塑。三日來,不分晝夜,不吃不喝。親人見其形消體瘦,精神憔悴,無不憂心萬分,然苦勸無果,隻得任其自然。
終於,表哥張口說話了,卻是自語。
“小時侯,家裏條件不好,吃飯時,您總是把盤中有限的幾片肉留給我吃。還騙我說,肉的味道不好,媽媽不喜歡!”
“周末休息,您總是親自去村子外的河溝裏撈些魚來給我加營養。魚很美味,湯也很鮮甜。可您總是在我吃過以後才去啃魚骨頭,舔殘留在骨頭上的肉漬。我看著心疼,把魚夾到您碗裏,又被您給夾回到我的碗裏,還騙我說,魚肉沒滋味,媽媽不喜歡,不如骨頭嚼著香。”
“上了學,為了我的學費,您在工作辛勞一天,回家做完家務之後,編織起布鞋補帖家用。經常在我半夜醒來時您仍在暈暗的電燈下忙碌著。您說,一雙鞋子能賺五毛錢,很快就夠我的學費了。”
“中考那年,您就站在考場外麵為我助陣。時逢盛夏,烈日當頭,您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您迎上來遞過一杯用罐頭瓶泡好的濃茶。而您自己,滿頭的汗珠,幹裂的嘴唇,隻是目光中慈愛依舊……”
“後來家裏條件好轉,吃的、穿的、用的您都給我最好的,說是早些年讓我受苦了,得好好補償!而您自己,卻仍舊像過去那樣節儉、樸素,您說這多年下來,您都習慣了。父親早亡,這些年您一個人含辛茹苦將我養大成人,媽!您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