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都城,莫邪早已依幹將所遺之法,造就築劍台,日夜登台東望,盼其夫歸。最終盼來的隻是跟隨幹將同去的雄鷹,以及綁於雄鷹腿上的幹將遺言,遺言以碎衣就血而書,內有幹將莫邪相遇、相知、相戀過程的簡單回憶,更有幹將癡戀莫邪的種種心思,以及勸慰自己不在之後,莫邪應該連帶他的份一起好好活下去的勉勵之辭。末了,另附一份傳自歐冶子的神兵鑄造之法。莫邪捧書而泣,直至暈迷……
得知礦脈所在,越王集全國之力,召集民夫,命雄鷹領路,前往開礦。至幹將臨終處,眾人發現幹將身殘爬行所遺痕跡竟有百丈之遠,皆震驚於幹將的剛烈不屈,後又見幹將遺容帶笑,複震驚於幹將的視死如歸。
得原礦之後,越王勾踐又集全國能工巧匠,將采集的精鐵煉成百煉鋼,製成強兵利器,以待伐吳之用。而幹將臨終前尋得的幾塊神鐵,則由莫邪親自打造,以求能成神兵。
莫邪在築劍塔上祈禱上蒼護佑,得成神劍,以滅強吳,報父、夫血仇。七七四十九日後,劍雖成,亦能吹氣斷發、削鐵如泥,卻無靈性,稱不得神劍。莫邪憶起,父親歐冶子與丈夫幹將曾經論劍:凡神劍必有其靈,若欲使劍有靈,出爐之時必以至情至性之人以血祭之,得仁義之血,則成仁義之劍,得勇武之血,則成勇絕之劍。
憶及此處,莫邪心有決擇,隻是不予人知。後,莫邪又將原先所煉之劍回爐重造,複七七四十九日後,莫邪以身赴鑄劍爐,血凝劍氣,雙劍出焉,其誌驚天動地,是為至情之劍。
越王勾踐得雙劍,深感幹將之剛烈,莫邪之至情,以二人的名字命名雙劍。三年後,越王勾踐手持幹將,腰配莫邪,踏入吳國宮殿,將雙劍置於王坐之前的案台上向殿下諸巨宣布:從今爾後,幹將為不屈熱血,莫邪為大地女神,雖死,其不屈自然**威之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