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龍爭大唐

第十四章?顧茅廬

鬱悶?貌似有一點罷,任是誰人吃了冤枉官司,那心情都好不到哪去,不過嘛,對於李貞來說更多的卻是解脫,用不著再去當羊城暗哨,總算是了了樁心事,至於老爺子會怎地處置自個兒,李貞倒是無所謂,再怎麽著,總比去看太子那張臭臉來得強,這不,接連幾天李貞連學都沒上,整日躲敏安宮裏逗弄剛會走路的親弟弟老十二李囂,簡直將那小家夥當玩具整了,小日子過得倒也愜意得很,隻可惜還沒舒爽幾天呢,老爺子的旨意就下來了——著李貞拜李靖為師。

說起李靖,就隻有一個字來形容——強!那可是牛人一個,李貞前世那會兒就知道三原李靖的厲害,那風塵三俠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一身武學兵法當世難有敵手,能拜此人為師,那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隻可惜這個師傅卻沒那麽好拜——聖旨裏頭可是說得很明白了,旨意歸旨意,能不能拜成師,得靠李貞自個兒去努力,怎麽回事?嗬,這話說起來就有些長了:

隋唐時期乃是名將輩出的年代,諸如秦瓊、尉遲敬德、李世績、程知節等等,可謂將星璀璨,然而無論是戰功還是兵法韜略,絕無一人可與李靖相提並論者,就兵法韜略而言,即便是一代天驕李世民也自歎不如,將李靖譽為古往今來十大名將之一,將其與孫、吳並稱,足見李靖之能耐。

以李靖的本事,滿長安想拜入他門下的人那可就海了去了,這裏頭啥人都有,便是李貞的那些兄長們也不例外——武德九年,李世民剛登基那會兒,就曾下詔讓太子李承乾拜李靖為師,不過李靖隻回了一句:臣戎馬倥傯,恐誤了太子學業,愣是連當個掛名的師傅都不肯;後頭貞觀四年滅東突厥之後,李靖晉升為右仆射,李泰、李恪都曾先後說動李世民下詔,打算拜李靖為師,習文練武,隻可惜一樣都沒能如願——詔書是下了,可李靖就是不奉詔,隻說了一句:不合適,至於怎個不合適法,李靖壓根兒就沒解釋,李世民也拿他沒辦法;這一回輪到李貞時,李靖倒是啥話都沒說,當然也沒一絲同意的表示,讓人摸不透李靖究竟是怎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