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六年元月二十七日,蜀王李愔受傷之消息傳回京師,朝野震動,各種版本之流言不脛而走,今上召諸重臣議事,以定行止,然尚未議決,二月初四,岐州八百裏加急送來急信——越王李貞遇刺,重傷昏迷,舉國大嘩,帝震怒,下詔由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為岐州宣撫使,率軍一萬出撫岐州,並著刑部侍郎廖承業為副使,率一幹刑部官吏及太醫院太醫多人即刻啟程趕赴岐州,平仰岐州之穩定。
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京兆鹹陽(今陝西鹹陽東北)人,原籍敦煌(今屬甘肅),薛萬均弟。與兄同自幽州降唐,授車騎將軍,事太子李建成,玄武門之變時,率宮兵力戰,直趨秦王府,眾示以太子首,乃逃入南山,太宗屢次遭人招諭,始出。貞觀三年(629),以行軍總管從李靖擊破突厥頡利可汗,尚高祖女丹陽公主,遷右武衛大將軍,屢立戰功,為唐初名將之一。
薛萬徹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一身武藝高強自是不肖說的了,更兼精通兵法戰略,算得上唐初武將中的佼佼者,不過其為人倨傲,素來任性不能下人,在朝廷重臣中人緣極差,即便是與李績等同僚也無甚往來,不過,也許正是因他這等孤傲的性子,恰恰正合了李世民的胃口,畢竟沒哪個當皇帝的會喜歡手下的大將們抱成一團的不是嗎?故此,每當有重要軍事行動之時,李世民總是會想起薛萬徹,此次岐州之行也正是如此。
“肖醫正,如何?”緊急率軍三日內趕到岐州的薛萬徹一安排好岐州的布防,即刻陪著太醫院醫正肖抿及一群太醫前來為李貞確診,到了這會兒都已等了近一個時辰了,總算是等到了肖抿等人的出現,早已等得有些子心煩的薛萬徹立時停下了無聊的踱步,抬起了頭,緊趕著追問了一句。
肖抿,翼州人氏,唐初名醫,擅針灸,尤擅金創,隋末亂世便從龍,後入秦王府為幕僚,直至玄武門事變後方入太醫署任事,累功升至太醫院醫正一職,此次率太醫五人前來為李貞會診,可憐六個專擅跌打金創的太醫們圍著昏迷不醒的越王李貞,又是把脈又是針灸,連同推拿按摩都用上了,好一陣子折騰的,隻可惜不但沒能將李貞弄醒,便是連李貞究竟受了多重的傷都一頭的霧水,此時聽得薛萬徹問起此事,更是尷尬萬分,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殿下傷得甚是古怪,估計是跟殿下所修習的功法有關,老朽無能,慚愧,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