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出英雄,亂世出人才,亂世出野心家,亂世出……,亂世啥都出,就是不出太平,除了別有用心之人外,滿天下沒人會喜歡亂世,隋末的亂世才剛過去沒多少年,滿大唐的人們可不想剛盼來的太平就這麽輕易地就沒了,就這一條便決定了齊王造反必然是失敗的結局,這一點李貞心裏頭有數,在李貞看來老五扯旗放炮不過是自尋死路罷了,壓根兒就不可能真兒個地成事,縱然聲勢再大也是枉然,當然,老五倒不倒黴的李貞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不過嘛,能不能從老五造反一事上得些甜頭卻是李貞分外關心的事情,無他,誰讓李貞起步晚,到如今在朝中勢力弱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呢,不趁此等天賜良機渾水摸魚一把,那也太對不起自個兒了不是嗎?
說一千,道一萬,要想從老五扯旗的事情上發它一把,那就不能置之事外,畢竟天上不會自動掉下餡餅來的,非得靠自個兒努力才能那麽一線可能,如此一來,回京就成了李貞首先必須麵對的一道難關——當初老爺子將李貞派到岐州來,其用意不過是要李貞來挑起混亂罷了,卻也無甚說頭,隻不過後頭那道令李貞負責岐州民政的詔書卻很有講究了,其用心不言自明,那就是讓李貞就此呆在岐州,這裏頭卻有著數重的深意:其一是讓李貞置身事外,不令其攪入京師那場奪嫡的渾水中去,其中固然有保護李貞的意味在,可更多的卻是一種深深的提防之心;其二,岐州雖近在京畿,須亂不得,可也用不著派出薛萬徹這等大將領一萬大軍長駐此地,這不是明擺著要監視李貞這個軍中驍勇之將罷——薛萬徹出身幽州羅藝一係,又是當年太子李建成的人馬,跟李貞的兩位師傅壓根兒就不是一路人,有他在岐州,李貞無論如何也鬧騰不出啥大動靜來。
回京是一定要回的,否則錯過了這段亂子,再想要發展自個兒的勢力那可就難了,再說了,曆史已經被李貞搞得有些子走樣了,天曉得此次大亂之後是誰進了東宮,萬一是李泰最終獲勝的話,要想扳倒他那可比扳倒李承乾難上太多了,不回去參乎上一把,李貞哪能放得下心來,說一千,道一萬,這趟京師是無論如何都得走上一遭的,可問題是想走隻怕沒那麽容易,就算李貞這會兒心急如焚,可要想回京沒有聖旨卻是不可能的事情——無聖意私自回京那可是死罪,就算李貞打著回京養病的旗號也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