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內廷傳出旨意——敕封右羽林軍常侍徐孝德之女徐惠、徐才人為徐賢妃,晉徐孝德為果州刺史,詔令後宮事宜暫由徐賢妃主理,此詔一出,原本混亂無比的內廷更是亂上了幾分,不過,在李世民的全力支持下,徐賢妃果斷出手,接連數日內,將一大批各宮、各殿主事一級的宦官紛紛清退到東都洛陽,前任內侍監胡有德亦在其中,內侍監空缺由內侍少監柳東河接任,內廷由是得以清靜。
貞觀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帝發布詔書——廢太子李承乾雖陰謀叛逆,然並未實行,其心雖可誅,其行卻尤有可恕之處,念及其身有殘疾,朕不忍重處,特廢為庶人,徙往黔州安置,按國公奉祿給米糧,由黔州刺史劉孝弘負責督管。
貞觀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又到了早朝的日子,可等朝臣們到了朝房之後,李世民卻再次下旨罷朝,除召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侍中魏征、禮部尚書李道宗、左武衛大將軍李績、左金吾大將軍程知節、禦史大夫馬周等七位重臣入甘露殿議事之外,嚴令眾朝官各歸其司,不得因私廢公。
因私廢公?啥是私,何又為公?早早便到了朝房的李貞一聽到這份旨意,頓時心中冷笑不已,無他,老爺子這些天來的各種舉措基本上都被莫離、納隆兩大謀士推斷出來了,晉徐妃以穩定後宮,赦免李承乾以示仁慈,這會兒又將一起子沒有表態支持任何皇子的重臣召了去,其用心不是明擺著的麽,在李貞看來,老爺子這是要立儲君了,結果如何李貞也心裏有數,不就是那個無能的老九李治嘛,這一條原也無甚說頭,唯一能令李貞好奇的僅僅隻是老爺子打算如何說服朝臣們去支持李治那個扶不起的阿鬥。
隻不過好奇歸好奇,對於老爺子會做出這等抉擇李貞早就心中有數,卻也不是很擔心,眼瞅著一幫子朝臣麵麵相覷的樣子,李貞除了在心中暗自冷笑了幾聲之外,甚表示都沒有,也不想就此事跟朝臣們多拉扯,一轉身便打算直奔兵部而去,卻不曾想還沒等李貞出了朝房的大門,李泰便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