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塔陽不花,雖然看上去易於攻打,但他的領地富饒、兵馬眾多。他本人雖然懦弱,但是手下的那些曾經跟隨亦難汗的宿將精兵也當不在少數。一旦短期內無法戰勝他,難保不亦魯黑會生出唇亡齒寒的心思來,發兵包抄聯軍的背後,那時腹背受敵之下,局麵就堪憂了。
兩人爭執不下,自然由王罕做了最終裁決。不用說,相較有勇無謀的桑昆,王罕更相信鐵木真的判斷。三天後,留下因與乃蠻有姻親關係,而不好痛下殺手的汪古部幫忙駐守克烈部。王罕與鐵木真的聯軍穿過愛杭山穀口,一路浩浩蕩蕩殺奔向不亦魯黑在淄豁裏河上遊的營地。
越過了杭愛山脈,進入了如今的科布多地區,那些星羅棋布的湖泊是這一區域的主要特色。湖泊的四周是荒涼單調的碎石灘,還有一些麵積較小的草原夾雜在中間,樹木也很少,隻是在靠近山穀與科布多河的河岸上有一些難以成林的樺樹與楊樹而已。
高大的樹身映襯著荒涼的背景,顯得越發的孤單稀疏。當聯軍一路暢通無阻的殺到不亦魯黑的營地時,卻發現乃蠻人大部早已經拔營遠遁。王罕與鐵木真當即就派出了探子四下尋找敵人的蹤影,這才得知,原來不亦黑魯自忖勢孤力單,難以抵禦兩支大軍的進攻,於是全營移往阿爾泰山深處,以避鋒芒。
考慮到了才剛開春,不亦魯黑前幾天才下令全營搬遷,加上部隊軍民混雜,一路又要不時的停下來休整放牧,必然行動緩慢,此時應該立刻追擊,必然得勝。聯軍經過兩天的急行軍,終於在阿勒壇山麓追上了正在撤退的不亦魯黑軍的後衛部隊。
乃蠻部本就沒有蒙古部和克烈部那般英勇善戰,而且部眾精銳又在內鬥中損失慘重。聯軍隻以一回合突襲就擊潰了不亦魯黑軍的後衛部隊。
迅速打掃戰場完畢,聯軍繼續追擊不亦黑魯。穿越了阿爾泰山山口,奔走疾行於兀派古河與幾雅古河之間的荒草地上,終於在乞濕淋巴失湖畔寸草不生的黃土丘陵地帶追擊上了不亦黑魯的遷移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