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皇嬴政政府其他諸侯國,統一了長江、黃河流域的大片部分地區,建立
起了第一個封建製度國家,並自稱始皇帝。其意為:自己的功績可以與“三皇五帝”相媲美。傳說他建國後,連得“三寶”,以為“和氏璧”,二位《山海經》,三為“趕山鞭”。前者經過李斯加工後,成了後世的傳國玉璽。
《山海經》得自一石室中,共三卷,秦始皇隻得一卷和一支“趕山鞭”。此書乃上古篆文。上卷可修成“天仙”;中卷可修成“地仙、人仙”;下卷則滿是天下仙山靈域和靈草仙藥的名字和形狀,若采得仙藥,服之便可“不死”。秦始皇得的恰是第三卷。
此書經李斯破譯後,秦始皇大起貪欲之心,一方麵選派方士(在某一方麵有特長的遊方道士)找尋另兩本經卷(後找到持書人,設計陷害死,但書卻未得到);另一麵派遣心腹方士徐福,盧生、石生等入海中仙山訪求仙人和仙藥,並於封禪泰山後,在終南山伊喜草樓之南建清廟祭禮老子。
公元前212年,他又受盧生之感,自稱“真人”,成為後世道教最高領袖稱謂的第一個使用者。之後建造規模龐大的“阿房宮”、“驪山地宮”。
秦始皇久等各路方士無信,便親自到東海、黃海、渤海一帶尋找仙山、仙人、仙藥,於是有了養馬島、秦皇島這兩個地方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