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鬼卜先生

前言

鬼卜先生,其實就是“陰陽先生”的先者,隻不過前者讀法的生僻和傳承的隱蔽所以久而久之就用日後的陰陽先生這個稱呼取而代之。

中國曆史上的道法宗門有很多,茅山、清微等道門都有自己一套特有的法門體係,不過萬法不離其宗,雖然“道法承受”的來源不同,但任何的道門都離不開“陰陽互抑”這個原則。比如陽盛就用陰抑,陰盛則以陽克,茅山、清微、嶗山道法都是用這種方法來達到陰陽運轉的平衡和互補。

各派雖然大相徑庭,但卻是同根溯流,始終貫之以道,明知以法,直到明朝以後,經過長時間的磨合發展,各教才統和成了全真和正一兩個統稱。

全真修身,兼養心性,自始至終主張清靜無為,返璞歸真。而正一則是主張各安其位,奉道誡,以法來兼顧身心,所以久而久之便有了道法這個稱呼。

道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中的道法就是指的符咒,而廣義上的道法卻是更為紛紜,大致可以用“五術”(山、醫、命、相、卜)來概括。

五術之中,山為首術,乃是借以符咒、築基等方法或自身修行,延年益壽,或驅鬼鎮邪,安轉陰陽。醫為治病,方劑針灸、靈治丹丸,各道派之中不乏精通歧黃玄術之輩。命是人通天地的一種演化,通過推理的方式穹達自然,改善自我,如紫薇、子平術數。相與命相近,但卻是涵蓋了印、名、人、家、墓(風水)五相,通過看相測字或者調氣風水來達到趨吉避凶,天人合一。而卜則是“易”的進一步發展,時至今日已經形成了眾多術數。

單論正一道,如果細分的話各派又是有諸多枝節,如符籙、占驗等等。其中符籙派占據主體,占驗派則相對較少。茅山、靈寶、清微、神霄等等大多以符籙之術洞察陰陽,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維持陰陽平衡,他們雖是兼學占驗,但卻知明主次,主修符籙,所以不如麻衣等派以此為根。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