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章節,可看可不看,還是看看比較好,省的後麵看的時候迷糊。】
‘功德紅靈’說白了,就是一種功德的存在方式。
道士、和尚這類人平日裏為普通人祈福、做法事,其實就是為自己收納功德的一種方法,古人雲“行善積德”這德就是功德。而上述這兩種類似於商業化的模式賣出‘祈福、法事’散出的功德,略微更改一點點命運的軌跡,這一點點是基於絕對不允許改變主要命脈,比如人的生死、財運、權位等主要命數。
如果把命數比做一顆大樹,那麽主杆就是上述的三種、生死、財運、權位。隨後,樹會有一些支線機構宛若樹杈一樣,又在這上麵分開,例如姻緣、天賦、是否聰慧、人生際遇如何、是否能夠得到名師指點等等,在這些之外,還會有一些猶如樹葉的命數,比如今天會丟東西,出門撿到錢,婚喪嫁娶的時辰,名字是否合五行等等(這類的不算財運,更改命數,隻能算財、運氣中的氣,所謂主杆財運、生死、權位那是指的一生大命格。)。
道士、和尚通常隻會用自己的功德去影響這些樹葉,但絕對不會去觸碰命運樹上的主杆和枝杈,想要動這些東西,要承擔太大的後果,畢竟功德也在他們的身上。有一種很通俗的說法,是道教、佛家都會引用的……因果關係。
凡事有因必然有果,是誰都無法逃脫。
一旦妄用功德改變他人命數,在增補他人的時候,就會坑了自己,而且往往是以數倍計算的,除非碰到神仙,不沾因果的那種‘超人’!
當佛道兩家的修士為他人祈福平安的時候,被祈福者會自動散發一些功德出來,回饋給修士,使得雙方有了一種不算平等的交易。
這種交易,也可以稱之為壟斷交易,看似公平,實則賺的買賣!
主要原因在於,為何和尚、道士都喜歡做法事,人越多越好?把功德暫且比喻成有衡量價值的*,定價為做一次法事需要花費一百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