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在送走這一行人之後,回到白雲城。
王老、杜朝元等人已經初步整理出了白雲城的改革方案。見到楊天回來,王老迎上來道:“主公,屬下已經將方案寫了出來,請過目。”
楊天接過後找了一把椅子坐下,仔細的看了一遍,道:“不錯,分工很明確,隻是這賦稅是不是太高了?普通百姓是十稅三成五,商業稅最低的都是十稅四,這會不會引起百姓反彈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不要搞砸了。”
王老笑道:“主公放心吧,這是經過我和杜朝元、黃燁等人商量過,然後設定的最合理的稅率。就拿農夫來說,朝廷現在實行的田稅是十稅一,但加上口賦、算賦、戶賦等一係列的苛捐雜稅,最後農夫能留下的也就剛好能養家糊口而已,何況大漢土地大多握在地主手中,百姓還得向地主繳納大筆的租子,算下來,屬於朝廷直接管轄的地方這賦稅高達十稅五。而我們白雲城對每人隻有一項賦稅,而且我們的軍隊都是職業化,因此沒有兵役,這十稅三可就不算高了,職業化的士卒是需要發軍餉的,沒錢可怎麽發軍餉啊!另外還有勞役也取消了,百姓的壓力是大大減輕了。
楊天皺眉問道:“這軍餉,七階兵每月50銀,八階兵每月1金,我們領地有能力承擔嗎?況且我們還得支付高級以上的製造類人才的工資。”
王老笑道:“主公放心吧。我們領地內現有人口360多萬,去除軍隊、官府人員、高級以上製造類職業以及不適合勞作的人,一共有270餘萬需要交付賦稅。就拿最低賦稅的農夫來算,每月一畝地的基本產量是150斤,算上管理者的政治屬性以及功能建築的加成,每月一畝地的產量能達到300斤左右,需交賦稅105斤,按照每斤糧食6銅幣計算,就是630銅幣,那麽270萬人口的賦稅收入就是17萬金以上。但實際上我們領地高賦稅的商業建築繁多,加上各類初級職業者占了2成以上,因此我們每月的賦稅在25萬金以上。而我們需要支付薪金的有30餘萬士卒、4000位武將、1000餘位高級生活類職業、近2000位大師級生活職業以及近百位王級生活類職業,每月需花費20萬金左右。剩餘的5萬金足夠每月的建設支出。但我們領地最高利潤的來源還是高級以上的生產建築,這些生產建築產出的裝備一部分滿足領地軍隊的要求,但卻還是有六成以上的剩餘,特別是精鐵級裝備,我們領地的需求量很低。如果我們將這部分裝備全部賣出,每月獲得的利潤將近八十萬金。不過將來高階裝備普及之後,利潤會大幅度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