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水滸傳

下卷 第一百一十一回 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

話說這九千三百裏揚子大江,遠接三江,卻是漢陽江,潯陽江,揚子江。從泗川直至大海,中間通著多少去處,以此呼為萬裏長江。地分吳楚,江心內有兩座山:一座喚做金山,一座喚做焦山。金山上有一座寺,繞山起蓋,謂之寺裏山;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回裏,不見形勢,謂之山裏寺。這兩座山,生在江中,正占著楚尾吳頭,一邊是淮東揚州,一邊是浙西潤州,今時鎮江是也。

且說潤州城郭,卻是方臘手下東廳樞密使呂師囊守把江岸。此人原是歙州富戶,因獻錢糧與方臘,官封為東廳樞密使。幼年曾讀兵書戰策,慣使一條丈八蛇矛,武藝出眾。部下管領著十二個統製官,名號"江南十二神",協同守把潤州江岸。那十二神:

"擎天神"福州沈剛

"遊弈神"歙州潘文得

"遁甲神"睦州應明

"六丁神"明州徐統

"霹靂神"越州張近仁

"巨靈神"杭州沈澤

"太白神"湖州趙毅

"太歲神"宣州高可立

"吊客神"常州範疇

"黃神"潤州卓萬裏

"豹尾神"江州和潼

"喪門神"蘇州沈林

話說樞密使呂師囊,統領著五萬南兵,據住江岸。甘露亭下,擺列著戰船三千餘隻,江北岸卻是瓜洲渡口,搖蕩蕩地無甚險阻。

此時先鋒使宋江兵馬戰船,水陸並進,已到淮安了,約至揚州取齊。當日宋先鋒在帳中,與軍師吳用等商議:"此去大江不遠,江南岸便是賊兵守把,誰人與我先去探路一遭,打聽隔江消息,可以進兵?"帳下轉過四員戰將,皆雲願往。那四個:一個是"小旋風"柴進;一個是"浪裏白跳"張順;一個是"拚命三郎"石秀;一個是"活閻羅"阮小七。宋江道:"你四人分作兩路:張順和柴進,阮小七和石秀,可直到金焦二山上宿歇,打聽潤州賊巢虛實,前來揚州回話。"四人辭了宋江,各帶了兩個伴當,扮做客人,取路先投揚州來。此時一路百姓,聽得大軍來征方臘,都挈家搬在村裏躲避了。四個人在揚州城裏分別,各辦了些幹糧,石秀自和阮小七帶了兩個伴當,投焦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