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北冥易筋(三)蕭峰說得不錯,這本易筋經的奧秘,數百年來除了創書的達摹祖師,曆代少林僧侶無人得以堪破。
少林曆代高僧識得梵文的不在少數,雖能依其中文字指點知道真氣運行法門,卻不知需要相應的古印度瑜伽秘術相輔相成。
而易筋經是達摩祖師所留,書中圖形,用天竺一種藥草浸水繪麵,濕時方顯,幹即隱沒,曆代少林高僧都不知其中奧秘,皆當此書為無價之寶,善加保管猶怕不及,怎會讓經書有遇水的機會?劉飛揚成功說服蕭峰一起練易筋經,二人便在這家客棧中多逗留了幾天,反正少林寺也是近在咫尺。
阿朱聽聞終於破解了這易筋經的奧秘,也是替他們高興不已。
第六日,當蕭峰最後一幅圖運行圓滿收功時,精神飽滿,自覺功力也有所增加,自是滿心歡喜,暗歎少林易筋經果然名不虛傳。
對劉飛揚道:“賢弟,換你來吧。”
練習內功最忌外界打擾,這幾日都是蕭峰先練,練完一幅後再由劉飛揚再練,二人輪流給對方護法。
劉飛揚點點頭,走上床塌,全身卷成一團,頸埋胯間,雙手交叉抱踝,正是最後一幅圖的功法姿勢。
蕭峰和劉飛揚自是知道這易筋經既是少林派的鎮山之寶,絕不是短短數日就能有所大成,幾日來二人隻是把三十六路運氣法門稍稍練了遍,並把那些幅圖形牢記在心。
蕭峰武學天賦本就極高,而本身內力也是少林一路,練起一脈相傳的易筋經自是輕車熟路,進境甚快。
如此過了近一個時辰,劉飛揚還沒收功完畢,蕭峰警覺不對,之前每幅圖真氣運行大周天一次,最多不過花半個時辰,從沒花這麽長時間的。
蕭峰走上前去,右手輕搭他的左肩,剛一觸手,劉飛揚體內便有一股絕強內力生出,把他手臂震開尺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