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九陰黃裳(二)這山澗東西走向,眾人往東行去,兩旁卻是越行越寬。
聽蕭遠山言,他年幼時在上麵追捕一隻兔子,不小心掉了下來,卻僥幸不死,被他的師傅所救。
養好身體後,蕭遠山見那人高來高去,本領非凡,他一個普通的契丹少年哪裏這樣見過高深的武功,心中羨慕不已,便求那人教他本領。
那人起初隻教了他一些強身健體的功夫,便打發蕭遠山離去。
蕭遠山回到部落後,按著那人所教的練習,沒多久便覺氣力大增,對他更是敬佩,愈發想學習高強的本領,一個月後冒著性命危險又爬了下去找他,在那人住的地方整整跪了兩天兩夜,求他收己為徒。
那人見蕭遠山如此誠心,人又資質絕佳,要蕭遠山發了個“永遠不殺一個漢人”的誓言後,終於收他為徒。
就這樣蕭遠山每隔半個月就到這裏學習武功數天,數年從不間斷。
隨著蕭遠山武功漸增,蕭遠山卻發現他師傅的武功路數與他竟是不一樣,授他的是剛猛的路子,而自己本身卻是飄逸靈巧。
他有一次狀著膽子問了師傅,卻聽他師傅回答道:“為師本來是個文弱文人,無師自通練得一身武功自然不可能是大開大闔的那種。
而你性子豪勇,卻不適合練那種機巧靈變的武功,你不覺得練這些武功事半功倍麽?”蕭遠山一想也是,要讓他練那種輕飄飄的武功,那想想都別扭,而自己目前的武功卻和自己的性子極為匹配,從此對師傅更加崇敬。
聽到這裏,眾人不禁對這位前輩神往不已。
劉飛揚心下暗道:無師自通!還不是黃裳麽?不過他還真是個好老師,懂得因材施教。
從黃裳所創的《九陰真經》便可知他所擅長的該是偏陰柔的路數,可他卻把蕭遠山教成一位走陽剛路數的絕頂高手,這點更是殊不簡單,換了另一人,照本宣科的教,恐怕蕭遠山的成就絕難比得上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