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相國寺附近的百姓,瞧見這裏有打鬥,那個興奮勁當真難以言表。
須知,西北原就多豪壯男兒,對於打架鬥毆,雖不致熱衷,卻也不會逃避。
能在集市時,瞧見武士比武,對於這些百姓來說,確實一樁值得吹噓的事!崆峒一脈的武學追溯到洪荒軒轅問道廣成子,後又經赤鬆子發揚,最終形成當今的崆峒源流。
劍術雖為武林一絕,可拳術也是稱冠天下。
一套《七傷拳》,以意念運拳,以柔勁製敵。
運轉舒展,連綿不斷,拳法運行成環,勁力內蓄陰綿,外現迅猛,實為綿柔。
是一種極為難練的陰毒功夫。
被七傷拳擊中者,開始渾然不覺,但柱香之後,渾身經絡處處寸斷,髒腑盡裂,慘不堪言,再無救治。
當今崆峒掌門散桑真人,就號稱自己是拳劍第一人,這名聲已被他保留了二十年。
二十年裏,雖說華夏武流甚多,單說與崆峒一般淵源流長的便有峨嵋、昆侖二派。
再說年數較少的,卻亦有數百年曆史的,便有少林、五台、華山、點蒼等……其餘過百年的各大武林世家和江湖幫派委實如江河魚鯽數不勝數,可硬是無人敢與他一搏。
從中便可看出,即便那“拳劍第一”四字有些荒謬,也有些臉上貼金,自我吹噓,卻亦非是十足的虛假,否則,早有無數人來挑戰,豈會讓他太平享譽二十年?楚王世子是楚王符斐答應散桑真人三大要求,並且耗巨資大肆修繕崆峒問道宮,如此種種委屈之下,方收下為徒。
盡管這樣,但崆峒武學真髓,他依然未得十足傳授。
不過十數年來,由拳劍第一人耳提麵命,淳淳教誨,也算個江湖二流高手。
他眼下施展的《五行拳》,同時也正是崆峒神拳《七傷拳》的基礎工夫。
小石頭瞧他說不得幾句,便已動手,登時吃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