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我便慢慢朝那口棺材走去。張繼和劉全勝也跟著我走了過來,我記起了什麽,便回過頭對劉全勝說道:“老劉,你看,這就是我之前跟你說過的那口石槨,你來看看,這形式是不是出自戰國時期。”
劉全勝聽我說這是戰國時期的棺槨,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加快了腳步走上前來,與我並立在棺槨的前方。他彎下身子,仔細端詳著這口棺材。
隻見他輕輕將手指從石槨蓋上的水紋雕飾上劃過,嘴裏不斷發出吸氣的驚奇聲音。過了一會,劉全勝才回過神來,驚歎道:“這棺槨上的水紋真是鬼斧神工啊,不僅雕刻技法高超,就連它的顏色也被處理得非常得當。而且這麽多年過去了它依舊色彩鮮明,太神奇了!這真是戰國時期的棺槨嗎?那個時候的工匠已經有這樣的水平了?真是難以置信!”
“你看這,這不是秦朝之前的古篆嗎?石棺刻字,也是隻有戰國時期的部分諸侯國才有的習俗,其他時期一般不會有的?”我指了指棺槨的側麵,對他說道。而這個時候,我也發現了這口石槨上刻的字和我之前看到的那口石槨上的字完全一樣,幾乎可以肯定,它們是同一口棺槨,隻是不知道古墓裏有什麽機關,讓它們前後出現在不同的地方。
“咦,這字……”劉全勝端詳了一下那幾行刻字,突然疑惑起來。
“不是吧,你認得?”我吃了一驚,篆體被秦始皇統一之前,體係可是非常複雜,各國都有各國的篆體文字。即使是考古方麵的專家,研究起來也頗為費勁。
劉全勝聽我一問,搖搖頭說道:“不,我不認識。我覺得奇怪的是,這刻字的手法。你看,這刻字的手法像不像這塊玉佩上的雕刻手法,也就是漢朝宮廷匠師的單刀流技法?”
“什麽?”聽劉全勝這麽一說,我這時才是真正的大吃一驚,連忙彎下腰來仔細觀看。這一看之下我才發現,石棺上這篆文的雕刻手法,果然和玉佩上的雕刻手法非常相似。我從劉全勝手中接過玉佩,反複對比了一下,不禁搖頭驚歎:“真的是單刀流!天,難道這石槨上的刻字是漢代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