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齊首肯她的發現:“穩定是我為之奮鬥的目標,大學畢業後我給自己製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主題就是穩定,現在剛三年就提前實現了。”
“你還定了五年計劃?太有正事兒了,我畢業三年,別說定,穩還沒譜呢。”
“一個人活在世上,身上至少有四種社會屬性:自我、兒女、丈夫或妻子,還有當父母,這四個角色是你早晚必須要扮演的,把四份責任都承擔起來,做完美,你就實現了個人價值,也間接對社會作出貢獻。”
小樣伸出四根手指:“四份?我也要背那麽多?” “當然,每個人都得背,你不是爹媽的孩子嗎?” 小樣頷首。
“將來得嫁人吧?” 小樣再頷首。
“還得生孩子吧?” 小樣頻頻頷首。
“那就是了,大多數人隻能做好其中一兩樣,甚至一樣也做不好。
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他在臨死時就能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是有意義、有價值的。”
小樣就剩頷首的份兒了,頷完首慚愧低頭:“我覺得你在罵人。”
“我罵誰了?” “我,就是那個虛度年華、碌碌無為的人。”
“你還小,還是把個性掛在嘴上的年齡,再晃幾年就知道了:我們不全是自己的,世俗是大多數人要走的路,責任是早晚要履行的義務,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分內的責任做好,社會自然就和諧了。”
“真有責任感!我聽明白了,你是先要把自己做大做強,然後再做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一個也不耽誤。”
“就是這樣。”
“太理想、太完美了!越聽,我越覺得女孩子就要嫁你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