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話續前言,說的是張小辮和孫大麻子這倆家夥,都是膽大頑賴的遊俠之徒,向來不知天高地厚。他們見樓內地麵上有個黑洞洞的大窟窿,便以為是找到了槐園中埋藏金銀珠寶的密室暗道,忍不住心中竊喜,哪還管它什麽七長八短三七二十一,當下一個在前,一個在後,挑著燈籠摸進了地洞。
地洞下果然是處寬闊曲折的暗道,遍地都是碎土爛泥,還有許多到處散落的筷子,周圍又有無數大小各異的洞穴交錯相連,洞壁上凹凸不平,走勢高低起伏,忽寬忽窄,挖掘得甚是粗糙簡陋,毫無章法可言。
張小辮見槐園下邊有如此一處迷宮般的所在,不禁暗暗咂舌,低聲對孫大麻子說:“多半是婁家老宅底下埋藏的珍寶年頭太久,才使得它成精成怪,變成了光屁股童子在樓根裏亂刨亂鑽。聽我以前的老道師傅說過,那一千載的枸杞根須能變做小狗,長了一萬年的人參可化為女子,卻不知槐園裏究竟藏了何等奢遮的寶物,竟能有這般靈異?要是能教咱們兄弟找出來,你我二人可就是當今靈州城裏的鄧通和沈萬三了。”
孫大麻子喜道:“鄧通和沈萬三可不得了,俺也多曾聽說過他們兩家財過北鬥,乃是富甲天下聞名四方的古人。咱隻要能及得上沈老爺家底的一半,每天都有燒雞和豬蹄子啃,就該心滿意足了。”
張小辮笑道:“麻子你這真是寒酸的見識,隻曉得啃燒雞啃豬腳。咱們要是能有沈萬三的一半家業,便是讓你整日龍肝鳳膽的大吃,也花銷不盡那許多錢財。”
別看孫大麻子大字不識幾個,但他和張小辮平時喜歡跟著草台班子聽書看戲,沒事自己還喜歡哼哼兩句,一肚子民間小唱本。當時的地方戲戲文裏,有一出戲叫《招財進寶》,演起來很是熱鬧,表的是各朝各代的降世財神,凡是逢年過節或是喜慶擺設,需要找彩頭的場合,都會請戲班子來演這出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