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春秋戰國時鑄劍的劍爐,實際上應稱劍室,殿內分做天地人三間,並有內外兩層,外邊圍著耐火的窯磚,裏麵就如民宅一般,同樣有銅梁石柱,內設取火煆造的內爐。那天爐出火,地爐聚精,人爐中必須有活人以命殉劍。在這座爐中,便有個劍師吊頸而亡,一縷英魂歸入了劍氣之中,空剩個軀殼懸了千年。
張小辮哪知這些緣故,撞著劍爐中有個打秋千的吊死鬼,著實受了老大驚嚇,當即就想縮身逃開,但手捧火筒子的亮光一晃,瞥見那吊死鬼身下,還倒著一個全身是血的人。張小辮眼尖,一看卻是個臉熟的,非是旁人,正是鬆鶴堂鐵掌櫃家的老仆——老軍鐵忠。
張小辮眼珠子轉了兩轉,心想:“自打那天夜晚借宿槐園,鐵掌櫃和鐵忠便下落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想不到鐵忠老漢竟在此處。這事情蹊蹺了,此人又是樸實良善之輩,三爺我怎可袖手旁觀?”他稍一猶豫,就再次矮身鑽過爐口,進到爐堂內對那吊死鬼抱拳道:“陰陽相隔,互不侵擾,咱們是井水不犯河水。”
隨後張小辮湊到鐵忠老漢身邊,伸手一探心窩,發覺還是熱的,但全身血肉模糊,傷得極重,還發著高燒,嘴唇幹裂,真是“身如五鼓銜山月,命似三更油燈盡”,眼見是活不久了。
張小辮掰開鐵忠老漢的牙關,把隨身帶的一葫蘆清水給他灌了幾口。那鐵忠老漢飲得涼水,哎呀一聲緩過氣來,神誌也漸漸清醒了些,恰似“寒穀遇得乍暖之春,死灰又有複燃之色”,但蒙矓中剛一睜眼,看見張小辮頭上戴的貓臉麵具,還以為山裏的狸貓成了精,險些給當場嚇死。
張小辮趕緊把麵罩推到頭頂,問他何以落到如此地步。鐵忠老漢見是張小辮,雖覺萬分詫異,卻沒了驚駭畏懼之意,趁著回光返照心中明白,就強打精神,對他說起了來荒葬嶺運屍的經過。